2014年2月,重拾2012暑假的記憶,實在不甘心走那麼遠一趟竟然沒留下一點紀錄,所以即使已經過了有點遠的時間還是要努力寫完這一系列的,現在看到的資訊不一定正確,不過至少這些存在了幾百年的古老建築不太可能在一兩年消失,所以我相信它們仍舊屹立在原地的。
那麼今天是Day8啦,因為是跳著寫得所以故事沒有連貫性,不過反正又不是連載小說所以沒差XD
Kutna Hora,捷克的一個小鎮,也是人骨教堂的所在地,這也是大家會願意千里迢迢跑到這個小鎮的原因(?)不過除了人骨教堂當然還有其他的賣點啦
看好久以前寫的人骨教堂→沒錯就是人骨教堂啦(Sedlec Ossuary) Day8
裡面有提到教堂聯票,三個教堂的聯票是85捷克克朗,包括
人骨教堂(OSSUARY AT SEDLEC)
聖母瑪利亞和聖洗者約翰升天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 OF OUR LADY AT SEDLEC)
聖芭芭拉教堂(CHURCH OF ST BARBARA)
所以參觀完震撼的人骨教堂後,來到了聖母瑪利亞和聖洗者約翰升天大教堂。
這個教堂的介紹不多,參觀的人也比較少,大概人潮都被人骨和聖芭芭拉吸走了吧(意味著又是一篇隨便寫寫就好的文?)
這教堂旅遊書上都沒有簡介,連google中文都沒有QQ只好怒看英文網站......簡單翻譯介紹一下,雖然大家都不太認識它,不過它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證的世界文化遺產,哥德式建築,是king Wenceslas II 在14世紀前期建造的 Cistercian monastery(熙篤會修道院)的一部分,這個Cistercian又更深奧了,請有興趣者點字自行閱讀,14世紀時因為銀礦的開採,是Kutna Hora最輝煌的時期,因此教堂建的很氣派,1421年被胡斯派(Hussite)燒毀後(←困難的歷史請點擊),直到18世紀才重建,變成了奇妙的combination of Gothic and Baroque,然後修道院因為債務問題關閉變成了一家菸草工廠(直到現在還在經營!),教堂就留在那了。
以上就是幾乎全部的內容了XD,教堂就位在火車站和人骨教堂之間必經之路,絕對不可能錯過,所以可以順道去看看啊,網站還說如果只去看人骨而錯過了這間就太可惜了!
接下來就是一堆我已經忘了為什麼拍它們的照片了,請慢慢欣賞(或是要快速略過我也沒什麼意見啦)
其實教堂很大很氣派,兩旁擺有一些東西都有介紹牌在上面,算是很用心。
還有教堂必備三寶之一 超大管風琴XD 所謂教堂必備三寶可以複習這篇→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 Day2
順便複習了原來這間教堂是座堂(Cathedral),是教區主教的所在地,果然有大咖的感覺XDD
教堂沒什麼人,走到底時發現有個螺旋樓梯向上,對於螺旋樓梯就是有一種華麗的感覺忍不住就要往上爬,所以就爬上去了...
結果!來到了個神祕的地方?這不是屋頂下面的空隙嗎XD雖然照片看起來還好,不過因為杳無人跡又有點陰暗,所以怪恐怖的(再加上樓下還有兩具棺木...剛剛又去過人骨教堂),不過因為如果這時候回頭待會和同學分享時太丟臉,所以我就硬著頭皮踏上去了(是說都做了一個很明顯地走道是有什麼好怕的= =)
可是你們看是不是很長,所以會怕也是應該的,最後勇敢的走完非常值得鼓勵(幫自己拍手XD),然後才拍到了上面那氣派的圖啊。
走道下方是石頭,實在想不透這一層空間是怎麼冒出來了,難道的舊的東西上面又加了新的屋頂保護?
本教堂最後一張圖,簡介的中文翻譯叫做「聖骨箱」,總共有兩座,我已經忘記這一座是哪一位的了,但是那就是個真正的人擺進去啊(一個毛澤東水晶棺的概念,不過神聖程度大概是不同方面的),臉部倒是有帶副面具(變成埃及木乃伊的概念了),這裡感覺怎麼寫都不太尊敬,不過我是真的抱著很莊重的心參觀教堂的(敬)
然後,呼,看完了。
接著轉往教堂巡禮最後一站,聖芭芭拉教堂。
聖芭芭拉需要坐公車才會到,我們在歐洲的旅程中好像都沒有坐過公車,這是第一趟啊,總感覺比起地鐵,公車是比較難上手的大眾運輸工具,到站時間點不固定,站名難記或是標示不清(以台灣公車為例...),不過這一趟公車到是不難坐,跟著人群走就對了XD,而且公車很新,窗明几淨這樣和高雄市公車感覺有點像。
公車站在聖母升天教堂的斜對面,還算好找,附近的小店看起來超復古的櫥窗很有趣,招牌也是,不知道意思是什麼(?)
於是我們來到了聖芭芭拉教堂。
在接近教堂前的大路上,有13座聖人雕像佇立兩旁,像是在引領著你前往教堂中心。
教堂從1380年開始建造,如上一個教堂的介紹說的,當時是庫納霍拉最繁榮的時期,而聖芭芭拉教堂是建來獻給守護銀礦的保護神,祈求祂能保佑採銀和鑄幣過程順利;不過之後就遇到了胡斯戰爭以及銀礦的耗盡,於是教堂直到19世紀末期才以哥德式的風貌呈現給世人。
教堂算是位在半山腰吧,往下看可以遙望城鎮的中心,奇怪從立夫往下俯瞰就是沒有這種漂亮的景色,why?
教堂內部的每一座窗戶都是彩繪玻璃,雖然認真地欣賞了一會兒,但是對基督教的故事甚為不熟悉所以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除了中間的大禮拜區(?),周圍有很多小區擺了一座座的這個,有的精緻有的比較簡單,像是祭壇(?)
再來一幅清楚的彩繪玻璃。
又來收集教堂三寶,Pulpit,是教堂中講者站的地方,在教堂前方的位子,通常會左右各有一個,位在左邊的稱作Pulpit,用來傳福音,而右邊的則稱作 lectern,在拉丁文的字源裡意思是to read,通常是讓人們在此唸經文(scripture lessons)的(除了Gospel lessons以外)、引領禱告和宣布事情 。
教堂中央的大講台,也是很金碧輝煌這樣子。
最後一寶get,教堂必備管風琴啊。
聖芭芭拉在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內部真的非常細緻。
最後就以這張正面(?)照作結,接著前進庫納霍拉小鎮中心。
看看其他
沒錯就是人骨教堂啦(Sedlec Ossuary) Day8
如畫般的捷克小鎮Český Krumlov(CK) Day10
寧靜卻哀傷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Sachsenhausen) Da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