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澳洲寫得有點無聊,決定先來記錄一下大阪行。

台灣一年去日本的旅遊人次有約430萬(2016年數據),光是這一年全台就有至少1/6的人去過日本,所以日本自由行的紀錄大概也都被寫到爛掉了;看書店國外旅遊的部分,日本的旅遊書多到不勝枚舉,各種切入方式、介紹方式、整理方式,要挑不到喜歡的旅遊書大概也很難。

拉回正題,雖然我的文章大概會淹沒在茫茫文海中,不過因為很喜歡姬路城,所以就還是來做個記錄啦。

姬路 Day 3

根據許妹的經驗,姬路城過九點之後會人滿為患,所以最好在九點開城前就先去排隊等候,從大阪到姬路要做大概兩小時的火車(交通的部分下一篇補上),因此我們明明出國玩卻得起個大早趕火車。

殊不知從火車站走到姬路城的這段路冷冷清清,讓我很擔心難道今天姬路城公休(?),還google了一下,然後發現姬路城竟然有「世界文化遺產國寶姬路城客滿實況」,而且還有中文版。

Screenshot_20180127-085605.jpg

這是我剛剛順手查的資料,通常的開放時間都是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可以看到人滿為患的時候,光是到買票口都要排隊!!

Screenshot_20180127-085615.jpg

Screenshot_20180127-085641.jpg

再往下拉有本月和全年擁擠情況的預測,竟然跟迪士尼樂園一樣推出這種東西,看來姬路城生意真的很好;我是12月去的,雖然圖很小還是可以看的出來,冬天的遊客人數比較少,春天回暖又花開,遊客變超多,姬路城每層樓的空間其實不大,所以人多時連上樓都要排隊喔;大家做計劃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避開假日看起來是明智的選擇。

好,廢話說太多,讓我們回到空無一人的大門口。

姬路城,據信是在西元1346年建造的,對應到中國是在衛晉南北朝時期,它算是目前日本保存最好的城堡,也因此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到底姬路城是做什麼的,根據我的推論,它是城主的家,同時也兼具保衛老百姓的功用。但其實我還是不懂這們一大片空地,天守閣和(住宿的?)西之丸櫓群又離的那麼遠,到底是在守衛什麼...。

因為具有象徵意義且保存完善,它在1993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日本第一個登錄的世界遺產。

因為沒有人,於是就暢行無阻的走進大門啦。

這裡是第一個拍照熱點,還有專門拍照的攤子呢,因為很興奮所以逗留了一陣子拍照,不過其實走下去只會越來越近而已,不用在這遠眺太久。

通往菱門(入城口)的路,冬天都只有光禿禿的樹枝,櫻花季的google圖片超美的啊,不過冬天有冬天特有的蕭瑟感,也是不錯。

姬路城越來越大了,走到這之後的區域就要買票入場了喔。

姬路城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

9點~16點(17點關閉)
※夏季(4月27日~8月31日)9點~17點(18點關閉)

休息日12月29日、30日

門票:

成人(18歲以上) 1000日圓

學生票(高中(含)以下) 300日圓

姬路城・好古園通劵成人1040日圓

學生 360日圓

學生票不含大學生!!

好古園是在隔壁的一個花園,只要加40yen就多一個景點,於是,雖然不知道那裡有什麼還是先買再說。

(好古園的分享文在這 姬路城旁的日式庭園,好古園 Day 3 )

仍保有安土桃山時期樣子的菱門,這個門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這木材品質也太好了吧,風吹日晒雨淋都沒壞(?)

(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

進城後有一個三國堀,我想主要功用應該是防災的水池,從這裡看姬路城非常美,也是拍照熱點。

之後照著指標順路走就可以走去天守閣參觀了。

姬路城分成小天守和大天守兩幢,大天守是棟外表看上去是5層,但實際是地下1層和地上6層的建築,總高有30公尺,顧名思義就是登高遼望以達守衛之目的。

撐起這三十公尺高天守的是分別立在東西邊直徑兩公尺兩根梁柱,就是中間一堆人圍住的那根柱子(強!);大家手上是自己的鞋子,進到天守閣內要換拖鞋,自己的鞋子自己提也是滿聰明的。

其實每層樓的平面大概就長這樣,然後會介紹一些小看點。

例如上面的照片是過去忍者藏匿的地方,空間不大而且在牆壁的正中央,如果只是瞄過去確實會覺得只是個牆上的櫃子不會特別在意;下方則是一整排的武器架,看這麼大一排大概可以想像過去有多少士兵駐紮此地。

天守閣越往上樓層面積越小,另外就是樓梯頗陡,爬起來有點小恐怖,握著扶手比較安全。

這是天守閣頂樓的神社,我不太了解它在此的目的,所以就不解釋啦。

看完內部當然也要看一下外面啦,畢竟天守閣就是為了向外守望的,前方那條就是通往火車站的大道--大手前道。

高度真的滿高的(前面有說30公尺高喔),景觀很不錯。

這個東西叫做鯱(ㄅㄨˊ)瓦,是虎頭(或是龍頭)魚身的造型,牠是能吐出水的傳說生物,能夠保佑房屋不受祝融之災。

和中國古代建築一樣,日本的建築也充滿了很多這類具有造型更具有意義的屋頂設計,除了遠眺景色外,別忘記看看屋瓦的造型。

竟然看到一首七言律詩,賴山陽是為江戶時代後期的歷史家、漢詩人,能夠寫出對仗工整的(應該有吧?)日本人,他的中文造詣比我還要好。

旁邊有日文的翻譯,顛倒過來的順序很是有趣。

姬路城邊的模型,姬路城本就位在高處,再加上樓層高度,很有傲視群雄的感覺,當然也很能負起守望的功能了。

參觀完天守閣,從另一個角度看看姬路城;姬路城會是白色的是因為刷了白色石灰漿的緣故,我在這裡看到了石灰漿的製作方式,很是有趣,人類的智慧真的不簡單。

紀錄上說二次大戰時,姬路城被用黑色網子罩起,因此受損並不嚴重。

看完天守閣要記得走去旁邊的西之丸櫓群,從這裡可以拍出角度十分漂亮的姬路城(就是首圖那張)。

西之丸櫓群、百間廊下,介紹上說這是為了讓本多忠刻和千姬能夠愜意的生活而建造的,裡面還有因為千姬拿來當休息室而命名的化妝櫓;總感覺櫓在這裡解釋成房間好像比較好懂,不過字典裡的櫓代表供防禦而無頂蓋的瞭望樓(《玉篇•木部》:“櫓,城上守禦望樓。”),似乎有點符合又不太符合,告示牌的英文翻譯成tower,大概無法翻譯的很傳神吧,所以意思就差不多是這樣囉。

百間廊下超長的走廊,旁邊的房間住著侍奉千姬的婢女們;既然是作為守備的一部分當然也不能少了這些槍眼口(這裡稱為狹縫),不管哪個國家,大家的智慧還真一致啊,西方和東方擁有同樣的守備模式,哈哈。

逛姬路城一圈,大概會花上一個半天,出來通過護城河後右轉,可以去隔壁的好古園繞繞(前面提到的加40yen多一個的花園),這部分就下一篇繼續啦。

(真的就在隔壁的好古園)

感覺姬路城一直想要和我們分享千姬和本多忠刻的故事,但我就是沒有很懂到底故事重點在哪,哈。

姬路城保存的非常完好,不館遠眺或是近看都非常的美麗,每次到這種景點就會有一種書本裡的東西變成真實的感動,親眼看看這大白鷺城,佩服過去建築的細緻以及現今維修的用心,讓日本最完整的城堡能夠繼續保持下去,很棒。

 

我的大阪之旅都會整理在這裡

Ohayo! Osaka。五日自由行的行程安排和大略支出

 

arrow
arrow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