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覺得大阪周遊卡真的太棒了,於是決定來整理一篇和大阪周遊卡有關的景點。
大阪周遊卡分成一日和兩日券,分別是2500yen和3300yen,一日和兩日的差別大概在一日券可以搭私鐵而兩日券不行,不過兩日券只多800yen划算許多,而且其實景點們搭地鐵就可以到達,所以當然是要買兩日券了。
因為覺得大阪周遊卡真的太棒了,於是決定來整理一篇和大阪周遊卡有關的景點。
大阪周遊卡分成一日和兩日券,分別是2500yen和3300yen,一日和兩日的差別大概在一日券可以搭私鐵而兩日券不行,不過兩日券只多800yen划算許多,而且其實景點們搭地鐵就可以到達,所以當然是要買兩日券了。
大阪行的最後一篇,走訪兩個大阪周遊卡的景點:四天王寺和帆船型觀光船 聖瑪麗亞號。
四天王寺是由聖德太子建造而成的日本最初的官寺,(來自維基的介紹)據稱聖德太子受物部守屋欺壓已久,向佛教護法神「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禮拜許願,如能打倒物部守屋的勢力,建立伽藍,後果然將物部氏滅亡,於是於西元593年還願建寺,敬奉四大天王,屬於當地庶民信仰重心之一。
大阪城,於西元1583年由豐臣秀吉建造,和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歷史上的三名城。
所包含的範圍甚為遼闊,而最醒目的當然是高聳的天守閣,如同姬路城的天守閣一樣,雖然過去是作為暸望守衛的功用而存在的,現在卻都成了一城之代表,相比城主真正居住的空間更有代表性;例如大阪周遊券的圖示就是大阪城的天守閣啊。
這篇要來快速記錄一下道頓堀和大阪周遊卡的兩項免費項目:道頓堀水上觀光船和梅田藍天大廈 空中庭園展望台。
道頓堀其實是一條大阪的運河,在1612年開始以私人財產興建,1615年完工;以興建者安井道頓之名命名為道頓堀;有了運河,會繁榮起來似乎也是必然的事情,這裡於是成為了一個熱鬧的商業區,美食、商店和滿滿的人。
既然是奈良,當然要放萌的甭甭的奈良鹿當首圖啦。
奈良在大阪東邊約30公里處,坐火車只需不到一小時的路程,因此去大阪玩一定要順便來個奈良半日遊,享受被群鹿簇擁的感覺,還有歷史悠久的東大寺,鑽鑽大佛鼻孔求無病無災。
不知道為什麼神戶在我心中一直是很有歷史地位的存在,但我認真的回想了一下我腦中存量不多的高中歷史,卻想不出什麼了不起的事件,似乎是日本結束鎖國政策後首先開放的港口之一就是神戶港,但又覺得這件事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啊啊啊;所以,在想不出神戶的重要之處為何的情況下,我們從姬路來到了神戶。
神戶港在1868年開港,今年剛好是開港150週年,它也是日本主要的國際貿易五大港之一喔。
京都大阪五天遊的第一天,第一站是清水寺(在此 京都第一站:清水寺(Kiyomizu-dera) Day 1),接著沿著東大路通往前走前往祇園。
在祇園的大路頭端有間八坂神社,八坂神社在日本全國有3,000多間,位於京都的是總本社,這裡也是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祇園祭的舉辦場所。
前一篇提到大阪周遊卡非常適合沒有特別研究的觀光客,照著簡介本上想去的地方一券到底,超級推薦。
第一個景點是大阪今昔生活館,大阪周遊卡:大阪今昔生活館 Day 4,今天來分享下一個景點→大阪歷史博物館。
因為照片太多,所以這篇就只分享大阪今昔生活館。
我覺得大阪周遊卡非常划算,而且超適合無腦遊客,只要從它合作的各個展覽館、景點中選想去的,然後無腦刷周遊卡坐地鐵,在按照簡介的指示前往就好了,超級方便。
京都是個有歷史的城市。在1868年明治天皇遷都東京之前,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甚至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名義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因此,來京都就是要來看有歷史有文化的建築們(點頭),所以,既昨天的清水寺後,今天要來看看一樣有名的稻荷神社啦。
對於跟著人群走的觀光客我而言,稻荷神社是什麼真是一點概念都沒有,於是再次請出維基大神解說啦。
今天來快速記錄一下姬路城旁邊的一個花園--好古園(KoKo-En)。
根據他網站上的簡介,好古園是一座於1992年開園的日式庭園,過去是武士宅邸(西宅邸)的遺址,由九個不同主題的園林組成,除了逛花園外,裡面還有餐廳和茶道館可以吃飯和品茗。
寫澳洲寫得有點無聊,決定先來記錄一下大阪行。
台灣一年去日本的旅遊人次有約430萬(2016年數據),光是這一年全台就有至少1/6的人去過日本,所以日本自由行的紀錄大概也都被寫到爛掉了;看書店國外旅遊的部分,日本的旅遊書多到不勝枚舉,各種切入方式、介紹方式、整理方式,要挑不到喜歡的旅遊書大概也很難。
今年有幸,在年底排到了特休,想說去個近一點的地方,尋尋覓覓後決定去台灣人最愛的出國地-日本。
對日本的經驗只有四年前的北海道,而且那時候整個是被日本人carry,跟著走就好了,這次研究交通整個有看沒有懂,即使去了一趟回來還是沒有懂XD,反正坐到我要坐的車就好,管它其他交通是什麼(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