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記錄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旅遊活動,在國境管制的現在,國內旅遊的選擇真是越來越多元了。
今天本來是要登基隆嶼的,但因為風浪太大而取消,於是改成基隆港深度旅遊,本來有點失望的,但坐船轉了一圈之後覺得非常的有趣,既了解了船舶知識,又能親近基隆港,覺得好玩,值得推薦。
這個活動是藍色公路--基隆港海上觀光行程,我把網站附上,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了解。
那麼這次也莫名的照了一堆照片,不過大部分都是各種船隻,我也不確定我還記得多少(哈哈),那就開始吧。
港口停了幾艘小船,不知道各自的作用是什麼,照片正中後方那艘看起來好像是雙層的,感覺很厲害。
這艘就是我們今天遊基隆港的交通工具,浪真的頗大,從碼頭登船時過到一直晃來晃去,船員很努力的幫我們固定。
上一次搭船出遊是2017年去大堡礁的事了,所以非常的期待。
港口的辦公區,基隆關和海港大樓。
我去查了一下基隆關的資料,它是財政部關務署管轄的四個關之一,守護台灣北部及台灣東北部國境大門,職司基隆港、花蓮港、和平工業專用港、蘇澳港、臺北港、福澳港、白沙港及花蓮機場之旅客入出境、貨物進出口通關事宜;想不到台灣有這麼多港口,海島國家名符其實。
床艙內部就是一排排的座位,有冷氣所以夏天也不會熱,不過如果沒有搶到窗邊的位置,可能會看不清楚港邊停的各種船隻。
還好導遊說可以坐在外面,所以我們就跑到船頭了。
這艘船看起來不大竟然可以載116名乘客,不過我們整趟旅程都坐在船頭,不知道艙內的感覺如何。
那就出發囉。
首先看到的是海巡署的船,帥氣。
船開出去之後發現基隆港其實很寬闊,怪不得一趟行程也要四五十分鐘。
這天港口有很多老鷹,導覽員說今天為了歡迎我們商請老鷹們出動,哈哈,照片看起來很小隻,但現場氣勢十足啊。
這兩艘灰撲撲的艦艇是海軍軍艦,前面還有大砲,肅然起敬。
東岸碼頭和倉庫,看看還在使用中的碼頭倉庫(好像沒什麼特別的)。
橋式起重機。
平常只可遠觀的大型機械,這次因為坐船的關係很近距離的觀察到了它的作業,很厲害啊。
而且平時在路上遇到覺得是龐然大物的貨櫃車,在船上竟然顯得那麼渺小,可見這艘船有多大啊。
又一隻孤傲的老鷹。
這天沒有太陽拍起來照片都灰撲撲的,但其實這種天氣遊起船了十分舒服,也不怕曬。
遠處黃色的拱橋是連結基隆和平島的社寮橋。
這裡是整個基隆內港僅存的綠地,最後一片淨土。
這種好像直接在路邊就修理起船的感覺對我來說很新鮮啊,旁邊的住宅(?)包住了船,就像是家裡的車庫,只是停的是船,很值得拍照啊。
這裡的車庫有屋頂感覺更高級。
更多的船,這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的水試一號,1994年首航,是一艘遠洋多用途漁業試驗船。
育英二號,竟然有自己的維基百科介紹。
為中華民國現存唯一海事教育實習船,隸屬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看維基的介紹,它會航行到日本去。
警船,基隆港務警察總隊的船,太帥了吧,在這裡服務的警察要會開船嗎?
另一艘遊基隆港的船,在海上轉彎的瞬間感覺好帥啊。
再往前走就是外海了,今天因為風浪太大所以不能出去,只能遠眺基隆嶼了,是說看這厚厚的雲層,真的不太適合去外海啊。
這是基隆港航管中心的塔台,作用就和機場塔台一樣控管著船舶交通。
這些大大的圓柱我原先以為是儲油槽,結果竟然是儲存水泥的,外觀還彩繪了一下,上圖的海豚有種呆萌感。
另一種起重機。
這些停靠的船上都有船員在活動,我們和他們揮手,對方都會回應,好感人。
同時寫著Germany和Panama的貨船,上方的貨櫃竟然是簡體字,太國際化了吧,還排到了一個船員,對比起來貨船真的超大。
我們已經默默轉一圈來到基隆港西岸了,這是西岸倉庫,感覺導覽員的介紹,好像要走一個數位自動化的模式,不知道未來倉儲運作會變成怎樣。
更多灰色的船,就是海軍軍艦。
我們照例和船上的人灰色,結果他跟我們行舉手禮,果然是軍人。
臺馬之星。
往返台灣和馬祖的客船,通常是晚上從基隆港出發,早上從馬祖回來,因此在中午時間出現在基隆港就知道海象有多差,差到讓客船取消航程。
今年五月剛從馬祖玩回來,非常的好玩,順便推薦給大家→ 【馬祖卡蹓去】馬祖四天三夜自助行,北竿、大坵、南竿行程分享 。
繞了一圈回來了,整趟航程約40至50分鐘,船上有導覽員,解說的很仔細,把每艘船是做什麼用的、岸邊的倉庫、機械什麼的還有一些基隆港的歷史都說了,導覽員為這趟深度有覽增色了不少(可惜我聽回來就忘了),能夠近距離的看到那麼多不同的船也非常有趣,我全程都站在船艙外,完全沒有暈船的感覺不用擔心,推薦給想出去玩卻不知道基隆要玩什麼的各位。
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