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寫了幾篇曼谷文後覺得有點膩,於是回頭記錄一下澳洲。

默默地也快要完成澳洲的遊記了,是說已經過了一年多,我也是寫得頗為緩慢,但回去看一開始寫的文章仍可以感受出去玩的興奮感,我的前一篇雪梨是半年前寫的,還能感受看到雪梨歌劇院的感動,雖然現在沒什麼感覺了,但回頭看看舊文也覺得熱血了起來。

那們今天要來分享雪梨歌劇院的tour和如何搭渡輪(Ferry)去逛outlet囉。

雪梨 Day 16

首圖是明信片愛用視角,要同時拍到雪梨歌劇院和雪梨港灣大橋你必須繞到它旁邊的雪梨皇家植物園,不過不用特別去找,反正在去麥考利夫人之角(Mrs Macquarie's Chair)的路上就會發現超好的角度,讓我們拍個過癮。

而這張照片則是在我們前往雪梨歌劇院的路上,它正在我們的右手邊。

我們一直到抵達雪梨才認真的查找有關雪梨歌劇院的參觀資訊,雪梨歌劇院有多種tour方案,並且提供最多七種語言的服務(中文、日語、韓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和英語),除了基本的一小時導覽以外,也可以選擇在導覽結束後至opera bar享用美食佳餚,當然價格也會比較高昂,其他還有backstage tour可以選擇,不過就只有英文導覽了,反正,我們當然選擇了最基本的一小時導覽團啦,美食什麼的我們才不在意呢。

一定要跟tour才能深入到歌劇院內部喔,不然就是買張表演的票或是逛逛它的紀念品店了。

參觀資訊在雪梨歌劇院的官網上寫的很詳細,並且還有中文版很貼心,我把中文導覽的介紹頁連結設在這,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票價 成人 40AUD,學生 32AUD,兒童 22AUD

每天都會有四場中文導覽,時間分別是 9:30、11:00、13:00、14:30,每場有人數限制喔,所以確定好時間可以早點報名,就從官網訂購然後刷卡付款就可以啦;我們在雪梨預留了五天的時間,所以上網查了還有位子的時段後,還可以機動的調整我們的行程,非常隨興。

那麼當天在集合的地方先寄存大件的包包,然後幫大家拍紀念照(反正就是背板合成上雪梨歌劇院,我們那團也沒幾個人去照),然後就出發啦。

當天的導遊是中國的留學生,把雪梨歌劇院的歷史和建築特色都講解的很清楚,可惜我現在都忘光了(哈哈哈);這面結構一定是很厲害不然我不會拍照,但我現在忘了,只好將就地看看圖就好。

即使是跟著tour,雪梨歌劇院內部大部分還是都不能拍照,特別是表演廳;雖然講解內容忘了,不過導遊說的一個比喻我覺得超好,他說我們都知道當小偷不對,但是偷拍照也是犯法的為什麼大家的覺得拍個幾張沒關係(是說還是都會有人偷拍啊搖頭,想到之前去BMW博物館也是有個和爸爸一起來的中二生在禁止拍照的地方一直拍照,嘖嘖)。

這一間是他們的練舞室,算是為二能拍照的地方,感覺也是很樸實,就是個簡單基本的練舞室。

旁邊則展示了一系列表演服裝,像是黑白天鵝的芭蕾舞服好像很經典,還有這個我其實已經忘了(費加洛婚禮?),對不起太沒藝術氣息就是個觀光客(倒)。

然後這間是多功能表演空間,一樓的椅子是活動式的,可以收闔或展開,且舞台四面都有觀眾席,和我們過去的傳統舞台很不同。

當然,我們也參觀了音樂廳,有2,679個座位,是歌劇院最大的表演廳,坐在訂製的白樺木座位上,感受一下尊爵不凡的感覺,不過不能拍照,哈哈。

因為不能拍照,所以照片一下就沒了,不過我真心覺得這趟導覽很值得參加,我們還看到歌劇院內部是怎麼運送樂器、道具等的倉庫通道什麼的,非常有趣。

再說一件事,我一直以為是白色的雪梨歌劇院,它的外牆其實是一塊塊磁磚拼出來的,而且也不是白色,不過它們都是從瑞士製造,果然還是尊爵不凡;其實導遊說了滿多建造時的故事還有當時的設計理念什麼的,我忘了而且懶得從google複習,於是就留待大家自己去發掘啦。

最後一件,我一直以為雪梨歌劇院很有歷史,結果它其實是1959年開始建造,1973年才完工的年輕建築物啊,到現在也不到50年,顛覆了我過去的想像。

tour結束後還在紀念品店以及歌劇院外面流連了很久,真的對於可以親眼看到歌劇院感動不已啊,我也滿想親眼看看金字塔和羅馬競技場的(哈哈)。

雖然陽光普照但其實風超級大,所以每張照片頭髮都很張狂,而且還打結的戀七八糟,不知道是不因為在海邊的關係,良心建議大家風很大要注意。

(為大家展示一下風有多大,看所有人都被吹得快站不穩了)。

這裡是連接著雪梨歌劇院、雪梨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Sydney)接下來的The Domain,中文翻譯是禁苑,我們是為了尋覓Mrs Macquarie的椅子而來的,正中午的很多本地人在跑步,難道是用午休時間出來運動,真心佩服、太健康了。

我查了一下The Domain,想不到它也有一個維基頁面,而且感覺大有來頭,這裡曾是首任新南威爾斯總督亞瑟.菲利普(Arthur Phillip)在1788年設立的農場,並且其中的一塊被他辟為專由總督獨享的開闊地帶,稱爲「菲利普禁苑」(Phillip Domain),直到1830年代逐漸開放,後來當過板球場、軍隊活動和公共演說的集會場所,1935年2月17日,捷克記者俄剛.柯什對聚集在禁苑的18,000名觀衆發表演講,針對希特勒的納粹政權發出警告,而The Domain大概是從菲利普時代就一直傳下來的稱呼吧。

Mrs Macquarie's Chair是雪梨港灣一個視野很好的位置,是獻給總督Lachlan Macquarie的妻子的,她經常在這裡眺望港中來往的船隻。

麥考利和麥覺理都是Macquarie的音譯,讓我有點困惑應該怎麼發音。

椅子上面的刻字是要紀念1816年6月13日麥考利夫人路竣工。

Screenshot_2018-12-13 Google Maps.png

散步路線圖大概長這樣,雪梨皇家植物園和禁苑是相連的沒有明顯分界。

植物園隨意逛逛,看到很多人在野餐,是說我們習慣吃湯麵便當的比起三明治要野餐還真是不容易;不要走在港邊風就不會那麼大,陽光很耀眼,冬日的午後躺在草地上一定很舒服。

我們在植物園隨意打轉,最後從這裡走了出來,google map告訴我它是雪梨音樂學校(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建築外觀也太像城堡了吧,而且門口還有迴車道,盡顯氣派。

接著我們就走去碼頭搭渡輪了。

在墨爾本逛了澳洲outlet後發現太美妙了,於是最後一個城市怎麼可以不去,google了一下網路的分享文後決定去Berkenhead Point;交通方面網路上超多分享,是個搭公車就會到的地方,非常的方便,但我們在雪梨還沒搭過渡輪,實在太想體驗了,於是就用google map找尋搭渡輪去的方法(其實Berkenhead Point也有提供收費的渡輪接駁船,不過班次沒那麼多時間要注意一下)。

Screenshot_2018-12-13 Google Maps(1).png

我先查了離Birkenhead Point最近的渡輪站,是Drummoyne,走過去1.5公里在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接著會停Drummoyne的只有F3路線,所以我們就走去環狀碼頭(Circular Quay)坐F3線就好了,超級簡單,當然這一切是為了體驗,得多走一段路,而且不會比坐公車還要快,不過還是很好玩。

一樣刷Opal card就可以搭乘,船上有大型的螢幕告知下一站,不用擔心坐過頭,到我們要去的站需要搭20分鐘,感覺也是滿久的,船運行期間乘客都必須待在船艙內,船體滿新的,裡面就像我們去綠島搭的一排排的座位,不過沒那麼大艘也沒那麼晃,沒有暈船的感覺(好險)。

然後就抵達Drummoyne了。

和環狀碼頭相比是個小而簡單的站,連逼卡的地方都沒有門,完全自由心證;走去outlet的路上就是住宅區,平常日的白天一個人都沒有,而且也都是公寓建築,我覺得住在離雪梨市區20分鐘車程的地方應該是很不錯的選擇,環境安靜街道也很乾淨,很推這一區(是在推什麼...)。

走了不多不少20分鐘,看到這棟紅磚建築,就到啦。

覺得這個門很簡單但是很氣派。

剛好遇到他們的shuttle ferry靠岸,也是有人搭乘。

裡面的環境很舒服,中庭完全自然光也是很美,我們在這裡的Espirit買到很划算的風衣和洋裝,算是認識了一個過去沒有接觸的牌子,我沒有要專業介紹這間'outlet,所以照片只有這張,不過真心好逛,我們一直逛到打烊才離開,回去的時候就直接坐公車了,有很多人一起在等不怕等錯台,公車一路把我們送回雪梨火車站。

這是在雪梨的最後一個晚上,於是我們決定走去看夜晚的雪梨歌劇院,打燈之後看起來更白了,今天是這趟旅程的最後一晚,明天就要回台灣了,旅程的最後總是夾雜著捨不得和終於完成了的鬆一口氣,覺得澳洲很棒,是會想要再來的地方(但是世界太大,總會想要先去沒去過的地方),不過我們還有完全沒去的西澳,就留待未來啦。

雪梨的路上超多圍起來的工程,地鐵也是,讓人走起路來不是很舒暢,不過這些都是為了明天的雪梨,希望下次來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好的雪梨啦。

 

澳洲行總整理 Upside down,澳洲避暑去。我的行程安排和大略支出

澳洲墨爾本臥舖火車到雪梨,訂票分享 Day 11

走馬看花之雪梨市區 Day 12

坎培拉觀光巴士(Red Explorer Bus),國會大廈及澳大利亞國立博物館 Day 13

雪梨近郊藍山遊,如何前往美景世界(Scenic World) Day 1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 的頭像
    Chia

    我要很陽光。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