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jpg

蘭嶼是核廢料貯存地這件事從我們小時候就知道,有機會來到蘭嶼,一定要親眼看看,於是我們就來了。

1975年,以蘭嶼鄉龍門地區作為低階核廢料貯存場的計畫獲得行政院同意,1978年8月開始動工興建,1982年5月第一期工程完工,開始低階核廢料的接收儲存作業;另外為了運輸及卸貨,原能會也在貯存場南方興建了一座小型港口,稱為龍門港。

P01.jpg

大門招牌很明確,低放指的是低放射性核廢料。

低放射性核廢料指得是在核能電廠的工程以及清潔等作為所使用的物品(像是擦拭紙類、防護衣、塑膠、手套、工具、零件、保溫材等), 因此有可能沾染到低程度的放射性元素(但不是核物料);相對的,高放射性廢棄物則是備供最終處置之用過核子燃料,根據我的搜尋,高放射性的廢棄物應該還存放在各核電廠內。

(參考資料 核廢料的放射性)

既然稱作低放,其放射性其實很低,不用太害怕。

P02.jpg

其實我們本來只打算在門口拍拍照的,但大門旁邊的招牌就寫著歡迎蒞臨,而且門還是開著,於是我們就欣然就受邀請了(哈哈)。

P03.jpg

P05.jpg

和門口警衛室的人員確認疫苗接種符合條件,然後抵押證件換來賓證,警衛人員會電話通知內部人員,然後我們就被放行了。

P04.jpg

P06.jpg

其實就是大門一條路直直走到底,右手邊是海和一個個的貯存槽,左手邊是處理中心,上方還有達悟拼板舟的彩繪,很用心。

走到底是他們的辦公大樓兼宿舍;蘭嶼貯存場在民國85年就存滿了,在此之後的放射性廢棄物都還放在核電廠內部,我其實滿好奇在這裡的台電員工每天不知道在做什麼(哈哈)。

P08.jpg

辦公大樓的大廳有也一座拼板舟,在在都展示了蘭嶼的特色,右手邊是辦公區(不能進去),左手邊有一間視聽教室,二樓是宿舍區(也不能進去),所以實際上我們來到這就是進到視聽教室看一部簡介影片。

P07.jpg

短片大概10分鐘左右,空間也是滿質樸的,介紹短片拍得有點尷尬(哈哈),但至少還是有讓我稍微多了解了貯存場一些。

讓我記得的重點包含貯存槽是半地下的,牆壁蓋得很厚很安全,這裡三面環海一面背山,離最近的聚落有五公里(五公里是台北車站到信義區的距離,所以很遠),很安全所以才會選址這裡,還有,雖然90%都是台電的廢棄物,但還有10%其實是來自其他研究單位啊、大學什麼的,並不是全部都是台電的(影片還要特別強調這點,感覺台電很在意,哈哈),以上,大家如果環島累了可以進來這裡吹冷氣坐著休息,外面還有飲水機和洗手間,是個很好的休憩點。

P09.jpg

看完介紹影片就結束了(哈哈哪招),不要忘記出去外面直接觀看一個個的貯存槽,親眼看到還是覺得滿多滿壯觀的,可惜我的相機拍不出。

P15.jpg

看看園區地圖,這裡總共有23座貯存壕溝,總計存放97,672桶低放射性核料。

P11.jpg

辦公大樓後方有一小區溫室(?),我總算知道這裡的台電人員平常在幹嘛了,難道是靠植物來監測放射線含量?

P13.jpg

不只植物,還有一隻胖嘟嘟的和尚鸚鵡。

P12.jpg

牠叫多多,會啄人,可是好可愛喔哈哈哈。

P14.jpg

從觀景台看出去的貯存溝槽們,感覺一片的平靜,我看了維基百科的蘭嶼貯存場條目,這裡其實原先只是中繼站,最終是要將核廢料投放到臺灣東南方鄰近菲律賓的海域上約6千公尺深的海溝中的,但1991年開始,國際禁止將核廢料進行海拋,於是核廢料的遷出變成遙遙無期;核能發電和核廢料的存放其實和我們息息相關,但是平常不會接觸到也很不了解,藉著這次機會稍稍認識了一下核廢料的貯存,也希望未來可以有問題完美解決的一天。

順帶一說,我們參觀那天拿到了五張蘭嶼的明信片,不知道是不是固定贈送的紀念品,不論如何,大家可以勇敢地走進去參觀,認識一下和我們其實很有關係的低放貯存場。

 

蘭嶼

 

arrow
arrow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