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intern之後,宅的越來越理直氣壯,回家後絕不踏出門半步,再加上今年冬天冷到骨子裡,林口又潮濕,覺得我自己都需要被丟到烘衣機了(唉)。
難得今年清明連假竟然有四天(對我來說是三天),再加上終於出太陽了,於是決定出去曬乾一下,搜尋了一下蘆洲地區的景點,然後發現了它。(另外還有個紫禁城博物館,內容物似乎也頗多,有機會去看看。)
公車坐到空中大學,下車後往對面看就是了。
交通資訊可以去官網看,看他們還有官網,超專業的。
往巷內走到底就是了;學生票60元,一般票100元,我覺得還算值得,畢竟在寸土寸金的市區保留這麼一大片平房,只能說李家太佛心了。
李宅的歷史,字太多而我太懶。
從這兩張照片可以看出李宅腹地之廣大,除了七進五十六間房的大屋子外,還有個大水池!!
似乎很多大房子都會有一個水池,既美化景觀,又保有防災功能,真的不錯。
正門進來的大廳,不過正式的廳堂應該是在後方。
我其實一直沒有搞懂這些房子的格局概念,但根據它折頁的介紹,李宅是三座四合院的建築合群,所以好像也不是典型的三進院落的格局,不過沒關係,重點是住的舒適而不是格局正確嘛。
走進來的第一間稱作門屋,傢俱似乎也保存的很好,很明顯的感受到年齡的不同。
應該是稱作石臼的東西,我阿公家也有一個,其實不用介紹也看的出來它是用來加工穀類的工具,有石臼和水井的地方,就是有人定居的地方,可見石臼在古代的重要性。
那麼當然李宅裡也要有水井了。
我有打開蓋子看,裡面還有水唷,怪不得要貼個活水的標誌。
蓋子上還畫了一隻兔子,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涵義,很可愛所以給個特寫。
打穀機,我去google時發現我其實從來沒看過它的使用方式,這個時代也沒有離我們這麼遙遠吧。
Youtube上有影片可以去看看,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
取水器,之前在台南的西華堂看到一個可以用的取水器,有卡通的感覺,而且取出來的水很涼。
原來虎爺保佑了這麼多的事,我把祂全身都摸遍了XDD當然虎腳有多摸幾下。
李宅裡最多的就是灶腳;雖然大家住在一起但煮飯都分開來,整個李宅保留最完全的就是廚具了。
餐櫥櫃,太復古啦,好喜歡這樣的櫃子,不過每次用之前就得在洗一次碗,有點麻煩。
賣雜貨櫃還有個展示櫥窗,看來還是有廣告有差。
每次看到轎子都會驚訝於它的大小,以前人真的長得比較嬌小吧我想。
譜系圖,過去的譜系圖示沒有女生的,不過現在都加上去啦,時代在變。
在取名上遵照行輩,也叫字輩, 一直覺得這是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可以藉由名字找到親戚關係,超酷。
李宅古蹟除了它的建築物外,還身兼李友邦將軍紀念館。
李友邦先生出生日治台灣卻一直保有抗日思想,後來更前往中國為台灣民族革命運動奮鬥,並成立台灣義勇隊,想不到二戰後竟被陳儀當局懷疑有貳心而扣押,更在後來在1950年代初國民黨肅清中,被以「參加中共組織,在台掩護中共地下人員,意圖顛覆政府著手實施」之罪被捕,第二年,在未經司法審判下被處以死刑;這整個故事看起來就是個忠貞國民黨員莫名其妙的悲劇。
現代化的古宅,果然還是需要不可或缺的冷氣,是說地球暖化真的有讓地球溫度上升,不然以前的窗戶這麼小怎麼有辦法熬過酷暑。
臥房頗大,往上還有個小閣樓,一來淹水時用作逃難用,二來李家人太多,後來有些人直接住在閣樓內。
看起來很不好睡的枕頭,不過床也頗大。
特製的綁腳椅,雖然不知道如何使用,但看到就覺得很痛。
每樣東西都覺得特別,所以每樣東西都拍了;對過去那些住在這裡的人來說,大概會覺得這有什麼吧。
50年後的房子說不定都全自動化了,結果年輕人參觀老房子看到電燈開關覺得超級特別XDD,為此,又要在感慨一次時代的眼淚。
李宅古蹟除了以上這些外,還有提供抓周和收涎的服務喔,而且是每日帶狀的活動,所以那天去看到一堆小小孩和一堆親戚,其實這些傳統可以保留下來也真的很好,可惜我沒抓周,覺得錯失了一項可以說嘴的內容(可惜)。
李宅古蹟參觀資訊:
地址: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 243 巷 19 號
【開放時間】
■ 週二~週日(週一公休)上午9:00至下午17:00,下午16:30起停止售票。
■ 例假日照常開放(除夕公休)。
【票價】
■ 全票 100元 / 團體票:20人以上團體,8折優惠。
■ 優待票60元(身高115~145公分之兒童;持身分證明之學生、志工及蘆洲市民)。
其他更多資訊請看官網 http://www.luchoulee.org.tw/web/index.php
一轉眼就畢業了!!覺得有點害怕,更多的是準備國考的煩躁,於是把時間拿來打了這篇拖了兩個月的文章,因為花了太多時間,所以murmur就短短的了,Bye.
看看其他:
台東縣綠島鄉。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我們在這火燒島上,手牽著手心連著心互相鼓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