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魚市場酒足飯飽後,繼續接下來的行程。(前篇在此 走跳雪梨,派迪市場和雪梨魚市場 Day 14)

稍微google了一下發現岩石區沒有想像中的遠,於是秉持著自助旅行能省則省,以及吃太飽需要運動一下的想法,今天下午就決定用走的來逛雪梨市區啦。

用google map簡單的畫了一下我們的路線,距離約4.5公里,剛好一個下午走完,那就出發囉。

從魚市場往達令港的方向走,魚市場附近有一間很神秘的店,賣的都是高價的紀念品,感覺是針對中國團客開設的。

遇到中午用餐時間,滿多上班族出來曬太陽吃午餐的。

李榮浩的演唱會開到雪梨來了,看看華人市場有多大!

我們完全照著google map的指示走,所以我其實也不知道我身在何方;路上會有景點指示牌,看到這個就知道沒有走錯,安心不少。

現在google map真的方便的很極致,完全不需要問路,只要google一下就好了,不過相對的就少了人與人的互動機會,好像有點可惜。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Darling Harbour(達令港)。

雖然達令港是一個港口,但介紹資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觀光景點;這裡過去好像是貨物中轉站,後來因為覺得效率不彰,於是搬遷位置,這塊區域就空出來了,為了活用,於是重新規畫成旅遊區,於是成就了現在的樣子,這裡聚集了許多的景點、展覽館和公共設施。

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它曾經獲選為世界最酷的十大博物館之一,不過成人門票要32AUD,加上我們沒有預留很多時間,於是就放棄入內參觀了;網路上有很多分享文,停靠在博物館外的兩艘軍艦是可以上去參觀的,可以看到內部的艙房什麼的,感覺真的頗有趣。

這座燈塔來頭也不小,它是1874年建於Cape Bowling Green的燈塔,1987年被現代燈塔取代,然後在1994年被以來海軍博物館這裡展示,網頁上的說明似乎可以爬上去,感覺好有趣呀。

接著爬上派蒙大橋(Pyrmont Bridge)到對面,派蒙大橋在建立之初是給汽車通行的,但在達令港區重新規劃成行人徒步區後,它也一併轉型;在橋上可以從高點看達令港,晚上經過的話很是漂亮,另外,它原先的設計是可以旋轉,只是我不知道這個機關現在還在不在,目前看起來是一直很安穩的座落在那啦。

海軍博物館的對面是雪梨海洋生物水族館(SEA LIFE Sydney Aquarium)和雪梨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Sydney),非常的觀光區,連展覽館都幫你聚集在一起很是貼心XD當然我們也是閒晃過去,逛逛水族館的紀念品店這樣(哈哈)。

繼續往前走看到了雪梨渡輪的站點,雪梨的交通十分多樣化,渡輪的路線還高達七條,很想要體驗看看坐渡輪的感覺,所以我在用google map研究後,坐了渡輪去outlet!雖然因此得多走一段路,但感覺頗好玩所以還是推薦可以試試看,路線我之後會分享喔。

繼續往前走後來到一區感覺是有經過整理的濱海步道,我查了一下好像走到了Barangaroo Reserve,一個保護區,天氣超好(所以有點熱,而且眼睛張不太開XD)。

雖然眼睛張不開,但拍起來的天空和海都很藍很美麗。

沿路還有一些裝置藝術,裝置藝術真是全世界風行的東西。

這步道感覺傍晚時分很適合慢跑;我們在雪梨走路時,常常碰到很多慢跑的人群,合理懷疑他們用中午時間出門運動,真心佩服。

轉個彎,看到了雪梨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這座橋就是常常出現在雪梨歌劇院背景的那座橋!!

1932年完工,曾經是雪梨最高的建築,也曾是世界最寬的長跨距橋樑(我不知道這個紀錄代表什麼...不過現在是第二名),目前仍持續保持世界上最高的鋼鐵拱橋的紀錄。

((離題一下,wiki有個科技之最列表,雖然中文版可能不太完整,但台灣有一個橋墩跨度最大的波形鋼腹板橋的紀錄保持耶(這是什麼啦哈哈哈),保持者是大里溪橋,強。))

這裡過去應該是倉庫群(wharf),現在除了出租倉庫外,也進駐了一些藝術表演團體和餐廳,全世界的倉庫都在轉型。

路上的雕塑(?)作品,Still Life with Stone and Car,Jimmie Durham先生2003年的作品,感覺每個經過的人都一臉驚恐,然後變成黑人問號,只能說藝術的世界太深奧了(默)。

近看的雪梨港灣大橋非常雄偉,而且繁忙感十足。

對面的北岸也一座Luna Park Sydney雪梨月亮公園,是旅遊書上介紹的遊樂園,1935年就開業了,雖然使用遊樂器材要付費,但進入免費,看了別人的分享文感覺非常有樂園氣氛,怪不得旅遊書推薦,列為遺珠之憾,下次要去看看。

穿過橋下,突然看到了雪梨歌劇院,我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啊!!

雖然歌劇院並沒有非常久的歷史,但它就雪梨、甚至是澳洲的代表,親眼看到真的太感動了(非常非常感動),覺得有機會可以去外面當個走馬看花的觀光客真的非常幸福,好開心。

接下來就算是走進岩石區的範圍了。

位在岩石區的Holiday Inn,因為外牆很貼心的也是這一區的基本色,於是幫它拍了張照,在德國住過一次之後對它評價很高,不過價位還是比我所期望負擔的稍高一些,所以至今還沒有再次入住過,希望以後有機會囉。

岩石區。

岩石區始建於1788年殖民地建成之後,最早的建築大多用當地的砂岩建成,這也是岩石區的名稱由來。這裡是雪梨最早開發的地區,可以看到砂岩臺地和小屋,以及一些雪梨最古老的酒吧;它也曾是囚犯生活的地方,有貧民窟的稱號;如今這些地方已成為優雅的精品店和藝術畫廊,周末還有熱鬧的市集。

路上看到的一道彩虹。

岩石區博物館(The Rocks Discovery Museum)

免費參觀

每日 10:00–17:00

裡面有介紹岩石區的歷史,展示不同時代的生活物品、幾件服飾,雖然東西不多,但很可以繞進去看看。

另外,岩石區博物館的對面是information center,可以去拿一張岩石區的地圖。

岩石區就是一種自己的特色啊。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選錯時間去,所以路上都沒什麼人感覺頗冷清,加上沒做什麼功課,所以其實也不知道要看些什麼,於是就在這一區亂亂繞。

先拍照,回來再google;Nurse Walk是為了感念1788年到1816年間在這區域的Sydney Hospitals工作的護理師而命名的,Lucy Osburn就是其中一位,根據介紹她可以說是建立了澳洲現代護理的體系,於是在Nurse Walk中特立了一張牌表彰她。

看著被踏凹成這樣的石階,也可以體會這一區的古老程度了。

岩石區就這樣被我們逛完了......,自己都覺得有點空虛,這一區啊,不做點功課會空手而回的。

繼續往下走,既然都繞著麼一圈了,就趕著把天文館也蒐集一下。

開放時間:每日 10.00 am – 5.00 pm

(除了聖誕節、Boxing Day和除夕夜)

成人 10AUD 學生/兒童 8AUD

我們抵達時已經接近五點了,所以沒來的及入館參觀,不過天文館算是在小山頭,所以眺望起來的景觀不錯。

遇上一個在寫生的爺爺很熱心地要告訴我們去地鐵的路,這裡真是適合寫生的好地方。

就這樣,一個下午走完達令港邊和岩石區,可惜就很走馬看花,現在回頭看感覺有很多地方值得再去一次深入看看,做為再去一次的理由囉。

今天的文章沒有鳥作結,只好派出維多利亞女王百貨的華麗裝飾撐場了。

 

line120

寫文章的速度緩慢,訓練的晉升卻毫不留情啊,連住院醫師的身分都還沒適應就變成R2了,我講不出口啊!!

永遠都是只能繼續加油了(哈哈,只剩豁達的心態撐場)。

line120

 

看看其他

我的澳洲行 Upside down,澳洲避暑去。我的行程安排和大略支出

熱帶雨林徒步記和百年火車體驗 Day 6

在墨爾本(Melbourne)的一天,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和墨爾本戰爭紀念館 Day 10

澳洲首都坎培拉,如何從雪梨去坎培拉和澳洲戰爭紀念館 Day 13

只待了一下下卻很愛的蘿拉(Leura)小鎮 Day 15

 

arrow
arrow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