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5.jpg

久仰草嶺古道許久卻一直沒有真正拜訪過,這次拜大學朋友所賜終於在假日出門曬太陽了。

2019年的芒花季在11/9到12/1,根據我不精確google的結果,這些植物的開花時間和長相看起來好像是白背芒,但非常的不確定,總而言之,因為這時期芒花盛開很美麗,於是結合著草嶺古道就推出了草嶺古道芒花季;都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才來寫紀錄不知道在幹嘛,不過我想反正記錄一下草嶺古道,再加上大概也會有2020草嶺古道芒花季,所以就這樣啦。

淡蘭古道是一條連接臺北與宜蘭間的山路,歷史可以追溯到200年前,因為中間會經過三貂嶺和草嶺兩座山,於是淡蘭古道又分成三貂古道和草嶺古道。

P30.jpg

如果是芒花季的時候,福隆車站有開接駁車從車站直接開到遠望坑口(也就是草嶺古道的入口),不想搭車的話其實也可以走過去,距離大概是三公里,不會太遠。

P01.jpg

P02.jpg

接駁車搭乘處在福隆車站斜對面的福隆遊客中心,但這是芒花季才有的車喔,平常時間其實有公車行駛,可以搭乘新北市公車791路線。

P03.jpg

芒花季的宣傳看板。

我們其實只是來遊客中心上洗手間(如果福隆火車站的洗手間排隊太長,遊客中心的頗大間,可以走過來),所以接著就踏上今日的健行之路啦。

P04.jpg

覺得只走了一下下卻好像遠離了塵囂,置身於山林之間(但腳下還是柏油路就是了)。

P06.jpg

P07.jpg

路上遇到的貓和毛毛蟲,好可愛記錄一下(好啦毛毛蟲只算記錄一下不算可愛)。

然後我們走上了一段通往草嶺古道的山林小徑(?),前面有說可以搭公車直達草嶺古道的入口,但也可以選擇從福隆車站直接走去,距離三公里,三公里看起來不難,就算用散步的速度走也不用一小時,殊不知這條山路很泥濘(!!),可能是前一天下過大雨的關係,泥巴很爛又沒什麼著力點,我滑倒了兩次...,幸好地板很軟所以沒什麼受傷,不過我可能也算特例啦,因為雖然大家都一路縱隊慢慢走,但從頭到尾也只有我一直滑倒而已...(為大家表演如何華麗的坐到地上,哈哈),只是提醒一下我穿的是舊球鞋可能抓地力較差,要爬的人鞋子選一下嘿。

(因為太過狼狽,所以這段路程就沒有照片了...。)

P08.jpg

然後我們回到了柏油路,看到搭乘接駁車的人一派輕鬆的前往古道入口,對比我滿是泥巴的屁股和鞋子,不禁覺得自己很有參與感!

不過今天形成嚴重底累,本來是打算健行一圈下山吃午餐的,但都快要中午了才要開爬草嶺古道,真是太高估我們自己了(對不起是我拖累了大家...)。

P09.jpg

P10.jpg

城市佬看到田就要拍一下,不管是溪水還是一片綠的田園風景都讓人覺得很舒服,是吧。

那麼沿路的路標從遠望坑口開始,經過跌死馬橋,到大榕樹區開始往上爬,中途經過雄鎮蠻煙摩碣、涼亭、虎字碑、埡口觀景亭,然後就可以開始下山了,全程8.5公里,官方建議步行時間是3至4小時。

P01.jpg

P01.jpg

(各點都設有告示牌和與前後景點的距離,方便我們了解方位和預估要走的時間。)

順便說一下,我那時候看到跌死馬橋這個名稱的時候覺得也太鬧了,不過搜尋資料時發現典故,因為這座橋橋面很窄,所以古人騎馬經過時經常連人帶馬摔下橋跌死,故而得名;相較於命名,想一下如何拓寬橋面好像比較重要(?),看了命名由來覺得更好笑了 = =。

P01.jpg

P25.jpg

那麼從大榕樹區開始就是向上的階梯,階梯鋪得很好,所以除了往上爬比較累外,不會難走。

入口處有一塊介紹牌介紹草嶺古道的由來。

P11.jpg

步道旁邊是一條溪,有些人直接坐在溪邊吃起福隆便當,感覺十分愜意。

P02.jpg

往上行0.8公里就會看到雄鎮蠻煙碑。

雄鎮蠻煙碑是清台灣鎮總兵劉明燈於同治六年(1867年)所題,(維基百科說)因當時山路上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劉明燈於是就地題字,以鎮壓山魔;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P03.jpg

繼續往上走,這裡的涼亭區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是提著福隆便當上來這裡吃,而且旁邊有洗手間,算是很適合稍作休息的地方。

步道大概都長這樣,很好走,也很多4.5歲的小朋友在走,是個長幼友善的地方。

P01.jpg

P02.jpg

終於快走到了,突然間豁然開朗,兩邊也出現了大量的芒花,整條步道上真的是人潮絡繹不絕。

尾端的亭子就是啞口觀景亭(埡口)。

P1.jpg

虎字碑是熱門拍照點,等不到空檔時間所以只能截這麼近的圖了(我根本是幫一家人拍了合照,哈哈)。

虎字碑上的題字還留得很清楚,一樣是劉明燈和雄鎮蠻煙碑同一時間提的,右上角寫著「同治六年冬」,左下角則是「臺鎮使者劉明燈書」,選擇寫「虎」是因為「雲從龍,風從虎」,風太大所以用虎來鎮之。

當地人認為拓印此碑可抗風禦邪鎮宅消災,用來懸掛雞舍豬寮可辟雞癘豬瘟、掛在眠床頭可馴妻、泡水洗澡能治療皮膚毒、研碎熨貼於腮部來治療豬頭肥等[。過去負責颱風假的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辦公室也放有此拓字,以祈求鎮風(以上取自維基百科);太神啦,但因為太神了,所以太多人來拓印導致碑體損毀......,所以現在不能拓了喔,不過在大里遊客服務中心有複製品,可以去那裏拓碑。

這塊碑還在多個地方有複製品,包括劉明燈老家,湖南張家界,酷吧。

P12.jpg

然後我們就爬上啞口(埡口)觀景亭了。

P13.jpg

從這裡可以看到龜山島!

旁邊沒有遮蔽物,所以風頗大,記得要穿的保暖一點。

在清代,淡蘭古道是唯一清政府認定的官道,沿途設有隘寮(募集壯丁保護行旅安全,類似現今保鏢)、遞舖(傳遞信件貨物的轉接站)、驛站,十分方便與安全。因此台灣先民到宜蘭開墾時,大多都是經過淡蘭古道(取自維基百科)。這也是為什麼這條路上會有很多古蹟,畢竟過去往來人數眾多。

P01.jpg

旁邊還可以再繼續爬上去,但我們累了,所以就放棄了,開始下山。繼續往上爬的話好像是接到桃源谷步道。

P26.jpg

下山的路一樣都鋪有石子階梯,一樣好走。

P14.jpg

路上有一個古道客棧,有洗手間,販賣便當和咖啡飲料等,是個休息站。

P17.jpg

然後就走回大里天公廟了。

P16.jpg

P15.jpg

路邊有好心人準備的現煮決明子茶,之前網路分享要自備杯子,但我們去的那天連杯子都提供了,非常貼心。

這裡也離海非常近。

大里天公廟配合芒花節活動在假日準備了鹹粥和米粉湯,讓飢腸轆轆的我們飽餐一頓,非常開心。

P18.jpg

然後就是回程啦。

原來除了台中大里,宜蘭也有一個大里啊,不過台中的大里沒有火車經過,所以不至於搞混。

P21.jpg

大里車站是甲種簡易站,目前只有區間車會經過。

P19.jpg

但看看芒花季的人潮!

往北的火車月台擠滿了人,盛況空前啊。

P20.jpg

從空橋拍的火車鐵道,旁邊就是海,爬完山可以直接走到海邊,寶島台灣才辦得到!

趁著芒花季來拜訪草嶺古道,平常時也可以來走走唷。

 

我的台灣遊記全紀錄 台灣各地趴趴走,景點懶人包

arrow
arrow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