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名古屋合掌村,

發現我去名古屋城的文章還沒紀錄,感覺還是需要寫一下,趕快整理了照片,寫起。

這應該是名古屋行的最後一篇,轉眼已經過了一年,感覺可以再安排一場跑步之旅了(說大話)。

名古屋城

從地鐵站出來後會先遇到一條小商業街,建築內是餐廳,外面則有小型市集,朋友直接耳環買起來,還有可愛的小飾品和一些創意商品,有空的話可以逛逛。

名古屋城

接著繼續往前走就看到售票口了。

名古屋城

開放時間:每日9:00-16:30,12/29-31、1/1休城

票價:500yen,國中生以下免費

人不算多,不需要排隊就買到票。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

一進去就先看到一堆人對著一棵櫻花拍起照來,本來還在尋覓有沒有簡介或地圖可以對照著看,剛好遇上英語導覽時段,導覽員是個中年大叔,非常的有熱忱,英語口音和我們一樣亞洲,剛好讓我們聽得懂(哈哈),參加者除了我們外還有一團澳洲來的客人,大家都很認真聽講解,真棒。

可惜才過幾個月導覽說的內容我忘得差不多了,於是我只好一邊看介紹一邊寫文章了。

名古屋城

要開始寫名古屋城就要從歷史寫起,但我發現我對日本歷史的認識幾乎為零,就是一個聽過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幕府時代,但他們的關係是什麼完全不知道,所以藉由寫紀錄來認識一下日本歷史。

日本後半段超濃縮歷史

我找到了一篇簡單列出日本歷史時代的文章,可以很好理解,分享在這裡,我從這篇文章搭配維基百科寫出了我大概看過的日本人物串起來的歷史,但戰國時代以前的太長了我放棄,因此只有後半段。

室町時代後期,又稱安土桃山時代織田信長立下統一天下的目標,卻在快要達成前遇到下屬叛變飲恨自盡,接著豐臣秀吉成為後繼者,並實現了日本統一,然後被德川家康消滅,自此由德康開啟江戶時代。江戶時期的太平盛世長達260多年,這期間德川家作為幕府雖然名義上是天皇的臣子,但實際上掌管著日本的國政,江戶時期早年日本曾實施鎖國政策,但後來被美國艦隊脅迫開港(以結果論似乎不是壞事),然而開國後的動盪卻讓民眾不滿,坂本龍馬等人要求幕府將軍將政權交還給天皇,德川家第十五代德川慶喜將軍見狀況不對(對方準備打仗了),於是主動將政權交還明治天皇,是為大政奉還(所以這個大政不是和民國同年的大正時期的大正);明治時期推行明治維新,這一段歷史我們應該就都有學到了,日本走向了西化,國力越來越強,同時的中國是清朝末年道光、咸豐、光緒;接著就是近代史了,大正、昭和、平成,2019年5月1日,第126代天皇繼位,改年號令和。原來令和公佈早於COVID-19爆發,也不過才五年就記不清了,順便一說,出生於1933年的明仁天皇生前退位,今年91歲,依然健在。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的前身是十六世紀初期由今川氏親建立的柳之丸一城(今川氏親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日本的戰國時代約是中國明代時期,歷時約150年,之後在1532年織田信秀(織田信長的父親)擊敗了今川軍,將名字改為那古野城,不過這個前身因為織田信長搬家到同樣在愛知縣的清洲城(清須城)而在1555年被拆除。

1609年,因為清洲地勢易有水患,德川家康下令名古屋建造城堡,又從清洲城搬回名古屋。

名古屋城

我搜尋了一下日本的城堡結構,現有的日本城郭形式其實也是安土桃山時代才確立的,過去日本城郭以山城為主,很少設置石垣、天守等,直到織田信長的居城「安土城」才訂立了現在的形式,據說安土城十分豪華,可惜現在已經灰飛煙滅。

這個雕像是清正公之像,加藤清正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武將,並以築城名家聞名,曾參與建築的包括熊本城、蔚山城、江戶城、名古屋城等,並曾在領地內進行治水工程;他和台灣還有點關係,日治時期創立的日蓮宗台北法華寺有供奉加藤清正,法華寺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日式佛寺,位在萬華,有機會可以去參觀看看。

名古屋城

那麼我們進到一座日本城,會先經過城門,接著是護城河,以及建在城牆邊的小型建築--櫓;櫓的作用十分多元,可以儲存兵器、戰時發射箭及鐵砲,同時也可以做為瞭望台使用。

名古屋城

接著是城內最具代表的建築,天守。

天守是一城的象徵,會蓋在視野最佳的位置,並且會十分的華麗、氣派,並且,天守也是很重要的軍事設施,能夠一覽城內城外的情況。

名古屋城的天守閣,在1945年的空襲中炸毀,後來在1959年用鋼筋混泥土恢復了天守閣的外貌,內部則做為博物館展示所用,只不過自那時到現在又過了60年,建築已十分老舊,因此現在的天守閣是不開放的,大家只能在外面欣賞。而名古屋市也正在藉由史料重新以木造結構恢復過去的天守閣,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再次親眼看到江戶時期的名古屋城天守閣。

名古屋城

近看天守閣可以看到現代的痕跡,例如旁邊明顯的電梯通道。

名古屋城

雖然天守閣不能入,但旁邊的本丸御殿是可以參觀的。

丸是區域的意思,本丸就是最重要的區域了,通常是領主的主要居所。

名古屋城的本丸御殿建於1615年,是當時尾張藩主的宅邸,也曾被用作為藩的政府機關。尾張是一個區域,家祖是德川家康的九子德川義直,名古屋城是他們的都城。

名古屋城

這個角度是導覽大哥帶我們去的,他說可以同時拍到天守閣和本丸御殿,很美。

名古屋城

原先的本丸御殿在1945年和天守閣一起燒毀了,不過因為留有江戶時期的圖紙,因此依造著原先的圖紙一絲不苟的重新復原,在2018年重新開放,恢復往昔的光彩。這裡是原始的玄關,現在動線重新設計,我們不再由此進入。

名古屋城

進入本丸參觀要排隊,本來以為跟導覽可以直接入內,結果一樣要排隊,不過排隊蠻快的,值得等等看。進入內部要換鞋,裡面看起來真的很新。

名古屋城

這座宅邸之所以可復原成功必須要歸功於日本人的一板一眼,他們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就開始進行城堡的記錄,包含屏風壁畫,名古屋城的圖紙和照片等,讓後續的復原存在可能,連柱子和石頭的顆數都有記錄。

整座御殿由13棟建築組成,有30多個房間。

名古屋城

從玄關進入看到的第一間稱作一之間,是訪客等待接見的房間,牆上繪有金燦燦的竹林豹虎圖,因此又被稱為虎之間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

日本其實是沒有野生老虎的,但日本人視老虎為勇猛的象徵,因此許多繪畫上都有所呈現。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

房間的牆面裝飾真的是金碧輝煌,這一區塊作為謁見藩主時使用,畫作也十分華麗。

名古屋城

接下來的區塊裝飾和前一區明顯不同,稱作對面所,藩主用於私下和家人以及家臣會面,或舉辦宴會時的房間。

名古屋城

隔扇上描畫著京都以及和歌山的四季風景、名勝和風俗。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

接著是上洛殿,是本丸御殿中最奢華考究的房間。專門為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前往當時的首都-京都的途中便於在此住宿所建。室內裝飾著江戶時代(1603-1867)有名的狩野流派畫師們的畫作。

名古屋城

這些圖畫讓我疑惑是沒畫完還是它就應該長這樣。

這個也是。

名古屋城

十分注重細節的精美裝飾金屬件。

名古屋城

屋頂感覺沒做完。

名古屋城

整個本丸御殿看起來非常精緻,不過也很新,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吧。

名古屋城

餐點準備處。

名古屋城

最後一區是捐款人名區,整個本丸御殿的地圖在官網上,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

走完本丸御殿後到旁邊的紀念品店逛了一下,買了一片名產五平餅,滿好吃的,值得試試。

名古屋城

然後我們沿著城邊走,除了本丸以外,名古屋城還有西之丸(我們進來的地方)、二之丸和御深井丸,我完全是亂走,所以也不知道走到哪裡。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

隨意逛逛的景色都很美。

名古屋城

另一個門。

名古屋城

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不知道做什麼用。

那麼我們就逛完名古屋城了,走出去旁邊的商店街吃午餐。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

右手邊的商店街金鯱橫丁有許多間餐廳,我們大概一點多到達,餐廳都還人滿為患,要排隊,所以大家要多預留一些時間。

名古屋城

這樣看商店街十分有懷舊感,也可以看出遊客真的很多。

名古屋城

最後選了這間鳥開總本家,我google發現很多人介紹呢。

名古屋城

鳥開總本家是名古屋的一間連鎖餐廳,曾連續多年獲得日本炸雞和丼飯大賽金賞。

名古屋城

套餐有親子丼和名古屋有名的炸雞翅,我覺得味道沒有重,可以搭配七味粉使用。

名古屋城

加點的玉子燒,日本的玉子燒就是好吃,非常值得點來吃。

以上就是名古屋城的記錄,那麼就這樣啦,大家下次見。

 

名古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 的頭像
    Chia

    我要很陽光。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