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城市畫廊和城市展覽館,來到吉隆坡,不可不認識這個城市的基本資料,是吧,門口有一個大大的I love KL(Kuala Lumpur),要合照的話要排隊,所以我只趁著換人時趕快拍了一張獨照。
城市畫廊過去是建於1899年的英殖民建築--印務局(主要工作是出版政府刊物),後來變成吉隆坡紀念圖書館,2012年華麗變身成吉隆坡城市展覽館,榮登吉隆坡必遊。
展覽館免費參觀,而且周邊都是景點,不需要特別跑一趟,我覺得頗值得。
從旁邊的獨立廣場看過去,有著大大的GALERI KUALA LUMPUR,馬來語有一個超有趣的特色,它們的拼音就像直覺式的英文發音,像gallery唸出來的拼音就會變成galeri,其他還有像是KLIA express的公司名是ekspres,所以有時候可以試著發音看看說不定可以看懂,但大部分的時候還是不行,呵呵。
看看建築外觀,我也不知道這到底算不算典型的英式建築;入口就在「我愛吉隆坡」旁邊。
吉隆坡城市畫廊(Kuala Lumpur City Gallery)
opening times 0900-1830 全年無休
ticket prices 免費參觀
一樓是一些關於吉隆坡的介紹,特別的建築也有做成模型展示,圖中的這個是占美回教堂(Jamek mosque) ,是吉隆坡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本尊就在城市展覽館附近,可以安排在同一天裡面。
模型有好幾個,不過人有點多,所以我只拍了一個代表一下。
中庭有一個小小的噴水池,地磚和四周的掛布很有客家花布的感覺,不知道這是它們的什麼風格。
那麼重頭戲其實在二樓,所以就趕快上樓吧。
Go go,discover the city!!
網路上介紹的必看的城市燈光秀就在二樓。
首先看到的是很多很多的建築模型,主題是 The KL Skyline Sculpture,記錄了吉隆坡各個城市天際線的建築,底下其實有標註每棟建築的名稱,但我沒仔細研究,所以現在這些建築是什麼我也不知道QQ,只認得出雙子星塔和吉隆坡塔。
我很努力的以圖搜圖要找出這是什麼建築,但都找不到,本來要放棄了,結果意外在某篇遊記裡看到熟悉的身影,就是蘇丹阿都沙末大廈,位於獨立廣場對面,其實也就在城市展覽館的斜前方而已,真的是很搞不清楚狀況耶我,蘇丹阿都沙末大廈過去是吉隆坡的高等法院,建成於1897年,也是英治時代的建築,是有歷史意義的建築;1957年8月31日午夜,英國國旗在此降下,馬來亞國旗首次升起。
街頭廊柱,表現小印度街頭繽紛的色彩,看看印度教聖地的黑風洞,真的是異曲同工啊。
另一個主題,KL Reflection。利用拍照背板,可以拍出不同角度的吉隆坡。
把吉隆坡的城市天際線和宇宙星空結合,愛拍照的人一定可以拍出屬於自己的吉隆坡映像!
然後終於到了重頭戲,吉隆坡城市模型燈光秀。
裡面可以拍照但不能用閃光燈,入場不用登記或領票,只要時間到在外面排隊就好了,內部場地頗大,應該不會有進不去的問題,整個影片的時間總共六分鐘。
其實裡面沒什麼秘密,就是很大一片的吉隆坡城市模型,加上介紹吉隆坡的歷史、現在和未來展望的影片,有很多的數字統計看起來很厲害,播放時全暗的背景下,彩色的燈光在模型上掃來掃去,然後,就這樣;老實說我覺得很一般,而且介紹一堆數字(譬如說人均GDP、觀光總人次等等)我根本看完就忘了,但反正這是一個免費的展覽館,而且影片時間也不長,所以就當作認識一下吉隆坡,還是可以看一下啦。
看完燈光秀,回到一樓,還有一小區藝術家的作品。
這是獨立廣場的模型圖,左手邊的旗竿高達95公尺,世界上最高的旗竿之一,每年8月31日的馬來西亞國慶日遊行在此舉行。
最後有一大區的紀念品區和餐廳,紀念品滿有趣的,不過自從開始斷捨離後,我就開始奉行window shopping,有興趣的人可以留點時間逛逛。
總結來說,因為就在獨立廣場旁邊,又是一個免費的博物館,再加上介紹吉隆坡的歷史頗為用心,還有很多模型可以拍照,所以是一個可以遊遊的地點,分享給大家啦。
下一站前往中央藝術坊和茨廠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