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jpg

記錄一下在馬六甲吃的晚餐。

馬六甲的推薦美食也是很多,本來想要嘗試網路上滿多推薦的Jonker 88(就在雞場街上),但很多人在排隊,天氣很熱加上我和許爸都不想為了吃晚餐排隊於是果斷的放棄,繼續往前走,在接近街尾的地方看到一間小娘惹餐館,網路上也有找到分享文,看起來還不錯,於是就決定是它了。

P15.jpg

既然餐廳名字都開宗明義地叫做娘惹,就認識一下娘惹是什麼意思好了。

(以下介紹整理自維基百科)

峇(ㄅㄚ)峇娘惹(Baba Nyonya),又稱為土生華人,指的是15世紀到17世紀就移居到馬六甲、印尼、新加坡、泰國和緬甸一帶的中國明代、清代移民後裔,男性稱為峇峇,女性則稱娘惹,他們的文化除了傳統的華人文化外也融合了當地原住民和其他族群的影響;過去峇峇娘惹在馬來西亞有土著身份,但1960年代後被歸類為馬來西亞華人,不再保有土著身分,現今峇峇娘惹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

維基百科上說當地原住民見到華南來的閩南人時總是聽到男性被稱呼為「阿爸(a ba)」,女性卻稱為「阿娘(a nya)」,久而久之原住民便把這些人的男性稱做「峇峇(ba ba)」,女性稱為「娘惹(nyonya)」。(原來大家都被叫爸媽?)

這群土生華人不一定會說中文,但依然秉持著中華傳統,婚喪喜慶依然依循著過去的模式,正式場合也會穿唐裝;文化的部分我不懂就不多寫了,想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多搜尋多看看。

另外,維基百科上面提到有人批評峇峇娘惹的族群認同,但老實說17世紀移民到馬來西亞至今都過了三百年了,感覺就像過去唐山過台灣的那些人(大約也是明朝時期),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不為過吧,想不到馬來西亞也有相同的困境!

P05.jpg

P06.jpg

言歸正傳,餐廳生意也是不錯,一樓擺了五張圓桌,有開冷氣還算涼爽,然後還有二樓,布置非常的中國風(?),這個恭喜發財和財源廣進和我們根本一模一樣嘛,連擺設的假花盆都有一種熟悉感。

P02.jpg

P03.jpg

P04.jpg

菜單都有圖片做參考,菜名寫有中文、英文和馬來語三種語言,份量分成小中大三種size,算是很親民的一間餐廳。

(菜單拍得有點糊,但還是放上來參考。)

P08.jpg

(其實我忘記我們點的菜是什麼了...)

菜單的第一頁有個廚師推薦,我們有參考了一下,所以這道應該是娘惹辣椒雞吧,兩個人吃點的都是小份,我覺得這家餐廳的菜色口味偏鹹(或是我們口味比較淡,因為我吃的每間店都覺得偏鹹,哈哈),但味道很不錯,下飯。

P09.jpg

晶佳露/大蔥煎蛋,不知道為什麼叫晶佳露,就是簡單的蔥蛋,用了比較多的油去煎,所以表面脆脆的,順帶一提,蔥的英文似乎是shallot(我google了一下,連中文的大蔥、小蔥、青蔥都分不清的我來說,還要記英文真的太難了)。

P11.jpg

P10.jpg

出門在外還是要多吃青菜,於是又叫了兩道菜。

蕹菜巴拉煎和清炒羊角豆,看菜名根本不知道是什麼,結果是空心菜和秋葵,名字也差異太大了吧,第一次吃炒秋葵,平常都習慣水煮沾醬油,滿好吃的,兩樣菜一樣都是調味偏重,四道菜都很下飯,吃的很飽。

P14.jpg

實在太熱了,隨時都想喝飲料,所以又點了一杯黃梨汁,黃梨就是鳳梨,喝起來就跟我們罐頭鳳梨的鳳梨汁一樣,一杯4RM。

P07.jpg

酒足飯飽再到馬六甲運河旁邊散步消化一下。

這家店上菜頗快,環境乾淨,菜單標價清楚,就不知道它的娘惹菜道不道地,不過都很好吃,可以推薦,以上,簡單記錄一下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a 的頭像
    Chia

    我要很陽光。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