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jpg

好一陣子沒有記錄遊記,最近突然想到太武山,決定就來記錄一下啦。

上一次去金門沒去到太武山,這次自己租車,交通比較方便,於是就把太武山排進行程裡。

太武山位於金門島中央,海拔高度253公尺,是金門的最高山,同時也是八二三炮戰重要紀念地,雖然這次去金門一直聽到各種戰役,但我還是搞不太清楚戰役的關係,為了豐富我的文章內容,決定在此總結一下。

之前的文章有提過金門的歷史比台灣島還要早很多,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紀錄,宋代開始設立鹽場,元代開始有浯洲鹽場司的七品官,實質統治金門並設立了浯洲書院,明代金門鹽產業到達顛峰,後學街(現今的沙美老街)更是當時金門和中國、南洋等商業、產業、農漁產品買賣集散地。(整理自維基百科)

中華民國初年,金門設縣,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日軍佔領金門,直到二戰結束(1945年)中華民國再收復金門;金門的歷史和台灣真的很不一樣,馬關條約簽訂割讓地只有臺灣全島及澎湖列島,並沒有包含金門和馬祖,金門是直到1937年八日抗戰開始時才被日本佔領,馬祖也是,不過日本只是佔領而以沒有統治行為。

然後時間就到了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課本上稱作國民政府來台,我對二二八的印象比較深,對國共內戰幾乎沒有印象,只好在維基百科複習。

國共內戰自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開始,國軍看來是節節敗退,1948年,蔣中正開始策劃中央政府及國軍撤退台灣,並於中國各地搶運從大陸搬運黃金及文物,隔年(1949年),中國共產黨於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政府則是在12月7日將中央政府遷至臺灣。(好奇妙我對國共內戰這一段的歷史幾乎沒有印象)

對金門和臺灣來說最重要的戰役分別是守住了金門和臺灣的古寧頭戰役,以及民國47年的八二三砲戰。

P01.jpg

登太武山有四條路線,分別是前山、後山、蔡厝古道和斗門古道。

一般的遊客是從前山、也就是太武山公墓北側的玉章路口上山,太武山公墓自民國42年啟用,安葬了各大戰役為了保家衛國而犧牲的將士們,看別人的分享文整個太武公園占地十方廣闊,不過這次的目標是登太武山,所以就沒進去了。

P02.jpg

P28.jpg

從前山上山的話就是從太武山公墓左手邊的這條柏油路走到底,看到玉章路的牌樓順著斜坡爬上去就對了。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一條路雖然看起來很適合開車,但是是管制區域喔,車輛未經許可進入是要開罰的,汽車可能比較不會誤闖畢竟路障擋在那,但機車一不小心鑽過去就慘了,我們租車時被提醒一遍,跟著台灣好行導覽員時也被當地人提醒,感覺很常發生(?),所以看到告示牌就拍張照分享一下。

P16.jpg

(玉章路牌樓)

玉章路這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我參考了金門觀光旅遊網的介紹→ (摘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先總統蔣公取名的玉章路,是為了紀念1954年到1957年時的金防部司令官劉玉章將軍,劉玉章將軍於1954年接任金門防衛司令官, 任內指揮「九三砲戰」,領導金門開挖山洞、掘戰壕、鑿地道,建構鋼筋混凝土陣地,開闢太武山登山公路,在後來的「823砲戰」其間,減少國軍人員的傷亡,並且保護了各種軍事裝備。

P03.jpg

那麼太武山上山的路長這樣,非常好走,不過有些路段坡度稍陡,平常沒在運動的話爬起來還是會有點喘。

太武山是編號099的小百岳,暨馬祖南竿的雲台山後,我又收集到了一座小百岳了,哈哈。

(雲台山遊記在此→ 【馬祖卡蹓去】雲台山,台灣小百岳第98座,雲台山軍情館,眺望北竿 )

P04.jpg

雖然太武山不高,但畢竟是金門第一高峰,視野頗為遼闊,根據我不太可靠的方位辨認,遠方的湖應該是金湖鎮的太湖。

P18.jpg

這便是劉玉章將軍的雕像,是民國七十年當時的蔣經國總統聽聞劉將軍病逝特立此碑以示感念。

P17.jpg

P05.jpg

 山頭上都有些為了維持我們現代化生活而存在的設備,雖然有點破壞風景,但還真是不得不為啊。

那顆圓圓的球不知道是做什麼的,之前在文化園區的導覽員說他們小時候都說它們是冰淇淋,本來有兩球的,某一天發現有一球不見了,知道被誰偷吃了(哈哈)。

P19.jpg

(很愛拍告示牌的我。)雖然不是鬱鬱蔥蔥的森林,但山上樹還是很多的,之前玉山火燒山花了十五天才撲滅,浪費人力物力時間,真的很不可取,大家務必小心。

P11.jpg

路上的大石頭上時不時就會看到信心標語。

中興在望,民國45年提的字,落款的戴仲玉是福建省主席,他從民國44年擔任福建省主席直到民國75年逝世;福建省政府是唯一在民國38年有隨著國民政府撤來台灣的省政府,當時落腳在新店辦公,直到民國85年(1996年)遷回金門,但一直維持精簡化的配置,民國87年(1998年)省虛級化,福建省政府於法制上成為諮詢機關,不再具有地方政府的政治實權,民國108年(2019年)1月1日,福建省政府實質上裁撤。

這65年前的題字,中興可有望?

P12.jpg

P06.jpg

大概上山三分之二路程處有個往倒影塔/古石室的指標,從這裡可以看到金門的另外半部,記得走上去看看。

太武山除了在戰時是重要的存在,早在明朝時期就已經被記錄在多本古籍之中,其中的太武山十二奇景更是當時來島上的必遊。

這十二奇分別是蘸月池、蟹眼泉(兩個泉奇)、眠雲石、跨鰲石(兩個石奇)、倒影塔、玉几案(兩個靈奇)、古石室、石門關(兩個幽奇)、千丈壁、一覽亭、偃蓋松、步雲梯,我們這次只看到了其中的幾個,我在網路上看到別人的完整記錄,於是就一併分享在這裡了。

P25.jpg

P15.jpg

靈奇:倒影塔。

倒影塔建於宋末,其功能是「夜每放火,舟人遙望以為指迷海道。」,以前海水可以一路淹到太武山腳下,塔影映於海上故而得名;明代時海水退出甚遠,和宋代相差許多,故視為靈奇。

原本的倒影塔於民國7年時因為地震而倒塌,中間一度重建又因為軍事而拆除,現在看到的倒影塔是民國93年重建的。

P24.jpg

民國26年立的〈重建倒影塔碑記〉。

P23.jpg

P14.jpg

幽奇:古石室。

天然形成的石室空間,就位在倒影塔的下方,延平郡王觀兵奕棋處是民國58年提上去的,真實與否還真不知道。

P22.jpg

在倒影塔稍微上去一點會看到往泉奇:蟹眼泉的小路,看起來從蟹眼泉是有另一條路可以繞到古石室的,大家如果有空可以走一走。

P21.jpg

在繼續往上走終於看到了「毋忘在莒」,這是蔣中正總統親題的,意指「不忘昔日之苦難」,比喻收復國土、不忘前事,現在變成打卡熱點了,大家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原本的用意呢。

P07.jpg

P20.jpg

超大的佛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接近海印寺的緣故,總覺得看到這麼大的佛好像應該要放下屠刀,對金門這個戰地而言,頗發人深省啊。

P09.jpg

太武山休憩活動中心,在超熱的天氣爬山,有個地方可休息喝喝涼水真是太好了,這個活動中心很有眷村風格,或是說就是中華民國美學,哈哈。

這裡也有洗手間喔。

P08.jpg

然後就是海印寺,海印寺也是建於宋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因為處於太武山頂坳處,古稱作太武巖寺,海印寺的照片有點多,我之後會在記錄。

P27.jpg

終於要寫完太武山了,這是路邊看到的仙人掌,發現這裡竟然有仙人掌覺得很奇妙,於是就拍了一張。

P10.jpg

最後用這隻遊走在毋忘在莒旁的小貓作結。

爬山有點累,但是都到金門一趟了,不到太武山看看有點可惜啊,分享給大家啦。

 

 

 

 

 

 

arrow
arrow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