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下位在水頭聚落的得月樓。
金門有許多漂亮的建築,感覺跟金門人的習慣有關,出外賺錢後都要回家鄉蓋大房子才行,然後金門人又常常出國經商致富,於是金門就有了許多即使現在看也覺得好華麗的建築。
得月樓(黃輝煌洋樓)
開放時間:每日 08:30 - 17:00,09:00、10:00、11:00、14:00、15:00、16:00 定時導覽
票價:免費參觀
得月樓建於西元1931年,是水頭黃家黃輝煌在印尼經商致富後,回到金門興建的,還特別請了福建的匠師設計,建造了當時水頭聚落的最高建築,得月樓取自「近水樓台先得月」,呼應了它身為聚落最高建築的榮譽。
水頭聚落位在金城鎮,以黃姓為主,鄰近水頭碼頭,是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水頭聚落過去就是相當富有的聚落,因此也有許多精美的閩式和洋式建築,在這裡除了得月樓外,金水國小也很值得一遊,這次沒空去參觀,我把介紹連結附上去了,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
衍派指的是姓氏的發源、淵源,紫雲衍派是位在福建地區的黃姓家族;最近看了一本介紹老屋的書,真的不得不讚嘆過去工藝的細緻,不管是牆面裝飾的水泥花磚、磁磚或是山牆上的雕刻,現在看仍然很美。
其實整棟建築應該稱為黃輝煌洋樓,得月樓只是其中很高的銃樓,不過因為得月樓名聲太響亮,於是都變成了大家的代稱。得月樓的構造包含一棟兩層樓高的洋樓(真正的住所)和三開間的番仔厝(假樓),即使是假樓仍見得很認真,不管是牆面的裝飾什麼的,門聯直接印在牆上,對後代子孫的期許很高啊。
得月樓建造時金門時常發生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得月樓因此打造了許多防禦工事;銃(ㄔㄨㄥˋ)樓是配有武器的建築,通常位在高點,可以達到監視及防禦的功能,根據說明這棟銃樓的樓高有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牆厚40公分,另外,得月樓還設有逃生密道,可以在緊急時刻帶領主人通往相鄰的洋樓內,我看了別人的分享文,在番仔樓的前方有挖出透明玻璃窗可以觀察地下通道,大家記得低頭看看。
然後走到隔壁真正的主樓。
前面有提到,得月樓的屋主是在印尼經商致富的黃輝煌,在建築完成後黃輝煌曾經回來住過一、二年,之後便又返回了南洋,這棟美麗的建築便慢慢地閒置,好在金門國家公園及多名地方仕紳努力,他們找到了位在印尼的所有權人簽署了代管合約,讓這棟荒廢的洋樓再現風華。
因此我想現在內部的裝潢應該很多是復刻的,雖然如此,依著當時風格所回復色彩鮮艷的隔牆,還是能讓我們體會到當時的華麗。
太師椅和斑駁的牆面,很有時代感。
餐具櫃,碗盤非常的精緻,感覺也顯現了主人家的財力。
得月樓裡展示了移民東南亞的華人文化「僑鄉文化館」,內部介紹了移民印尼的生活、飲食及衣著等,和我們在馬六甲看到東西很相似,不同國家所經歷的同一種文化,很特別。
從洋樓的二樓看出去,在都是平房的聚落裡從二樓看視野就很遼闊,四層樓高的銃樓鐵定看得更遠。
磁磚最先起源於回教國家建築,接著流行到歐洲,然後成為了全世界廣泛使用的裝飾品;這些色彩鮮艷的磁磚是為馬約利卡磚,由西班牙人將小片的馬賽克磚製作成大面磁磚,並發展出非常多的圖案,當時的磁磚都是進口貨,因此用的花磚越多越可以看出主人家雄厚的財力。
得月樓裡的裝飾非常豐富,我們這次走馬看花,回來後看別人的分享感覺錯失了很多,因此還是建議大家如果能跟上導覽的話,一定可以看到更多設計的用心。
簡單分享得月樓,金門真的處處是驚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