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分享非軍事區之旅(DMZ)的行程。接下來幾個點的照片,放在一起有點多,分開寫又有些簡單,但因為我懶得寫太長,就決定分開寫了。
因此今天前進第二站:第三隧道。
(第一站分享在這裡→ 首爾必遊║臨津閣旅遊區,韓戰歷史,DMZ非軍事區之旅 )
在臨津閣旅遊區和第三隧道外都有隧道的剖面圖讓我們更好了解隧道的構造。
第三隧道是第三條被發現的北韓往南韓挖的隧道,長寬各2公尺,地下深度達73公尺,如果真的挖掘成功,每小時可以讓三萬名士兵前往南韓,加上又距離首爾很近,因此是很真實的威脅。
右手邊的兩條斜坡是舊的和新的通往隧道的通道,舊的通道可以搭乘單軌車下到隧道底部,新的通道則是用步行的,距離約400公尺。
隧道總長1635公尺,其中屬於南韓的部分有435公尺,但我們只能走到邊界前170公尺,所以並不會走到北韓境內;雖然長寬約是2公尺,但實際上很多地方屋頂是比較低的,必須要彎腰前進。
這個標誌應該是所有宣傳圖都有拍的,DMZ即是Demilitarized Zone,還有個頭盔擺在上方。
第3隧道(제3땅굴)
開放時間:09:20~15:30 (平日、冬季 15:00)
※不開放個別旅客造訪,請利用DMZ相關參訪行程團體參觀
另一個大家必拍的照片就是這顆球,上方寫著第三隧道。
左右兩邊各是北韓和南韓,希望靠大家的力量把兩半球圓滿在一起。
我們在DMZ影像館觀看了南北韓的情感糾葛,以及管制區內意外保留下來的生態。
旁邊停了一台退役的坦克。
右邊山頭可以看到待會要去的都羅展望台,今天天氣很好,非常幸運。
前言說了這麼多,因為第三隧道裡面完全不能拍照,所以就用這張照片作結了。
入口旁有很多的寄物櫃,以及一個紀念品店,整趟過程大約要走30~40分鐘,隧道內的牆壁塗了黑漆,是北韓在隧道被發現後為了偽裝成他們在採礦而匆忙塗上的,底下還有一個小湧泉,政府會每日監測水質,可以飲用或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