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jpg

我似乎到每個城市都會有一篇城市閒晃的文章。

因為是省錢的自助行,所以常常是靠著雙腳串聯各個景點,而通常市中心都會有一些靠得比較近的景點們可以走路就到,所以,就會出現這種在路上閒晃的文章了。

那今天要來記錄的就是吉隆坡的市區閒晃啦。

P04.jpg

第一站是吉隆坡總火車站(馬來語:Stesen Kereta Api Kuala Lumpur)。

旅遊書上稱其為吉隆坡舊火車站,建於1910年,曾經是吉隆坡的鐵路樞紐,直到2001年被吉隆坡中央車站(Kuala Lumpur Sentral)取代,建築本身融合了東西方的特色。

目前有 1號線 KTM Seremban Line 2號線 KTM Port Klang Line經過,並且可藉由行人天橋前往 5號線 LRT Kelana Jaya line9號線 MRT Sungai Buloh-Kajang line 的中央藝術坊站(Pasar Seni)。

外觀確實滿有特色,而且我搜尋資料時發現成龍主演的《警察故事3》有在這裡取景,但因為我沒看那部電影所以沒什麼朝聖的感覺;雖然旅遊書上一定有推薦,但在當地問人還問不太到方向,既然是市區閒晃,本來是打算走過去的,結果不過是從只有一站距離的KL sentral走過去卻鬼打牆一直走不到(並且正在下著午後雷陣雨...),問了路人說我們在找old kuala lumpar station,他說沒聽過...,最後還是認命走回KL sentral坐了一站的KTM過去。

P01.jpg

站內超蕭條的,我們那部火車只下了四、五個人,然後下車後又在車站裡打轉找不到出口,明明看的到門卻走不過去。

站體很大,可以想見過去輝煌的時刻,但現在都沒有人,反而變得異常空曠,好不容易走到外面,兩旁的店家掛著招牌裡面卻很昏暗,也不知道有沒有營業。

P03.jpg

走出站後的視角,雖然外牆維護的沒有很好,但還是可以看出有特色的建築風格,白色的牆面很漂亮,搭配周圍種植的棕櫚樹也是有那麼一點氛圍,怪不得會被列在旅遊書上啦。

P02.jpg

車站對面是KTM的公司總部(KTMB Keretapi Tanah Melayu Berhad),也是一棟有歷史的老建築,剛好和車站相互輝映,也很值得一看。

P05.jpg

P06.jpg

從對面拍攝的舊吉隆坡車站,這條路感覺是主要交通幹道,車子往來絡繹不絕,然後還沒有人行道,連要走過去對面拍攝都是困難(不過有地下道,地下道可以走,不要怕。)

遠一點看瑕疵沒那麼明顯,還是很漂亮的。

其實在過馬路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國家清真寺就在隔壁條路上。

P08.jpg

國家清真寺(National Mosque/ Masjid Negara)

opening times 星期六至四 9.00 – 12.00, 15.00 – 16.00, 17.30 – 18.30

星期五 15.00 – 16.00, 17.30 – 18.30

ticket prices 免費參觀

國家回教堂(回教堂是馬來西亞稱呼清真寺的方式),1957年開始構思,1965年完工,是馬來西亞的國家清真寺(很多國家都有國家清真寺耶好奇妙,順便附上維基百科的記錄,只看過新加坡的)。

原來是要以第一位馬來西亞首相東姑·阿布都拉曼命名,但他拒絕了,而提議把清真寺命名為「國家」,慶祝馬來西亞以不流血方式獲得獨立。

(馬來西亞建國於1957年8月31日,在英國殖民地政府的贊同下,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同年,以君主立憲聯邦成立一個新的國家。)

P07.jpg

P20

國家清真寺有別於一般清真寺的洋蔥頭屋頂,它的屋頂是16角星形的,宣禮塔高73公尺,分別是象徵了打開和關閉的雨傘,暗合馬來西亞的氣候特徵。18個尖頂則代表了馬來西亞13個州和伊斯蘭教的5個信條。

(五信條,五功,伊斯蘭的五門功課要求穆斯林「唸、禮、齋、課、朝」,即「證信、禮拜、齋戒、天課和朝覲」,朝覲即是前往麥加朝聖。)

P19

國家清真寺的祈禱大廳可同時容納8000人。

除了清真寺本體,外邊花園的噴水池和花圃也整理得很漂亮,我們下午拜訪時仍可以見到在整理的工作人員們,維護得十分用心。

順帶一提,我們在國家清真寺遇到了法輪功的人,根據我過去的經驗,有法輪功的地方就是有陸客的地方,看來這裡也是熱門景點啊。

P09.jpg

接著繼續往前走,雖然馬來西亞的道路很神秘的一直繞圈圈,但還好這一段路都有人行道,還算好走。

天氣有點熱,要記得補充水分。

大約走不到十分鐘就進入另一個熱鬧的區域,首先看到的是國家紡織品博物館(Muzium Tekstil)。

P10.jpg

國家紡織博物館(National Textiles Museum/Muzium Tekstil)

opening times 每日 9.00 – 18.00,Close on Hari Raya Aidilfitri(開齋節) and Hari Raya Aidiladha(古爾邦節)

ticket prices 免費參觀

我們當天只有經過沒有進去參觀,看了別人的分享文感覺挺不錯的,而且是免費參觀,在吉隆坡這炎熱的天氣下,有冷氣的博物館一定要進去啊。

P13.jpg

往前走到十字路口,這一區充滿了景點。

綠色的大草坪是獨立廣場。

獨立廣場,是195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宣布獨立的地方,1957年8月30日午夜,英國國旗在此降下,馬來西亞國旗首次升起。

P21

這裡還有個95公尺高的旗杆,是世界最高的旗桿之一,馬來西亞國旗每日飄揚著。

P14.jpg

P11.jpg

廣場的四周包含了之前分享過的舊印務局/現在的吉隆坡城市畫廊、蘇丹阿都沙末大廈(舊吉隆坡高等法院)以及原本就在這裡的皇家雪蘭莪俱樂部(Royal Selangor Club)(維基百科說它是社會菁英的聚會地點)。

(插播分享文→ 吉隆坡景點║吉隆坡城市畫廊,城市展覽館 Day 3 )

這一區路邊就停了頗多遊覽車,看來是觀光團必遊景點。

P15.jpg

接著越過旁邊那條河前往中央藝術坊。

這條河是巴生河,前方有一個裝置藝術名為River of Life,後方就是大名鼎鼎的占美回教堂。

P22

中央藝術坊(Central Market/Pasar Seni)

opening times 每日 10.00 – 21.30

1888年就啟用的中央市場,原本是一座傳統市場,現改建成馬來亞藝術及工藝品市場,並被劃爲文化古蹟。

我回來看了別人的遊記,發現我沒逛到真正的主市場,只逛了外面的特色市場,怪不得我覺得很普通(嗚嗚嗚),請認明一棟兩層樓建築藍色大門,才是真正的中央藝術坊喔!藝術坊顧名思義販賣的物品主要是當地的藝術工藝品。

外面的特色市集則販賣紀念品,也有一些小吃飲品等,因為實在好熱,所以我們快速通過。

穿過中央藝術坊,吉隆坡的中國城也在不遠處。

P16.jpg

茨(ㄘˊ)廠街(Petaling Street)是吉隆坡的唐人街,周圍並聚集了許多馬來西亞的道地美食如福建炒麵、燒魚、叻沙及咖哩面;最早來到吉隆坡的華人主要是廣東人和客家人,從事著錫米的貿易或者在錫礦工作;雪蘭莪內戰時,錫礦場被遺棄,戰爭過後,礦工返回後發現到礦產被洪水淹沒,因此無法工作,華人首領(甲必丹)葉亞來在茨廠街開了一家茨粉工廠讓沒有工作的華人能夠繼續留在吉隆坡,茨廠街也因此而得名。

P23.jpg

現在的茨廠街依然十分擁擠熱鬧,販賣各樣的書籍、香水、衣服、、首飾和馬來西亞紀念品,不過一路逛過去看到非常多的仿冒品,這種一看就是假的仿冒品真的有人會買單嗎?我不知道別的逛街人的看法,但我覺得仿冒品很拉低這個地方的水準,我目前逛過最舒適的市集是在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市場,一樣是觀光客的市集,那裡的東西讓人想要駐足,但茨廠街只讓我想要趕快走過去,甚是可惜啊。

( 維多利亞市場分享→ 維多利亞市場(Queen Victoria Market)和墨爾本市區 Day 9 )

走了一個下午實在很熱,剩下最後一個要蒐集的地點,那就是占美回教堂。

P18

占美回教堂(Masjid Jamek)

opening times 星期一至四 08.30 – 12.30, 14.30 – 16.00

星期五 08.30 – 11.00, 14.30 – 16.00

ticket prices 免費參觀,自由捐獻

建於1909年的占美清真寺,是吉隆坡最古老的清真寺,坐落在兩條河(Klang River和Gombak River)的交界處,融合北印度伊斯蘭與摩爾式建築風格,採用紅磚及大理石建造。

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 我的大馬旅行 裡面有簡單清楚地介紹→

一百年前,華人先賢葉亞來率領一批礦工在這個「充滿泥濘的河口」(馬來文:Kuala Lumpur,其意為「泥濘的河口」,也是吉隆坡命名的由來)開採錫礦,奠定了吉隆坡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基礎。

吉隆坡發跡之前,雪蘭莪的皇城是在吧生。當時從吧生到吉隆坡只能靠吧生河船運,凡是載人卸貨都在這個兩河交界的碼頭,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我們抵達當天已經過了開放時間,門口的工作人員讓我們走進去拍照,但就不能再深入了,驚鴻一瞥,見證這座百年清真寺偉大的地位。

Screenshot_2020-05-10 Google Maps

(點圖可連結google map,或是google map 分享:https://goo.gl/maps/LtbXxoDCRendB27Y9)

一個下午的吉隆坡城市巡禮,總距離約3公里,中途每個地點可以隨喜好停留;我覺得作為一個自助旅行者,用走路的逛城市能夠更體會當地的實際情況,所以有機會的話我都會安排個半日散步行程(當然一部分也是省錢啦哈哈),和大家分享啦。

 

arrow
arrow

    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