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牛排。
自從發現平常的飲食習慣中蛋白質含量不足後,就開始熱愛大量補充蛋白質的食物,像是便利商店的雞胸肉,或是一大塊的牛排,於是會時不時地搜尋一下附近的牛排店,今天這間炙庵牛排是日式風格,和西式牛排搭配的鐵板麵和玉米濃湯不同,日式搭配的是白飯和蘿蔔湯。
今天來分享牛排。
自從發現平常的飲食習慣中蛋白質含量不足後,就開始熱愛大量補充蛋白質的食物,像是便利商店的雞胸肉,或是一大塊的牛排,於是會時不時地搜尋一下附近的牛排店,今天這間炙庵牛排是日式風格,和西式牛排搭配的鐵板麵和玉米濃湯不同,日式搭配的是白飯和蘿蔔湯。
今年的冬天在幾次降溫又回暖後終於是真正的變冷了;冷冷的天氣完全就應該吃火鍋,於是今天就來吃火鍋啦。
朋友之前就一直約說要吃野人火鍋,終於找到一個有空閒的中午出發吃火鍋囉。最近聽到幾次野人火鍋的新聞(可惜都是偏負面的哈哈),但食物本身還是很好吃的,而且我們平日中午去,總共只有兩桌客人,所以服務方面也是滿積極的,整體表現我覺得可以。
我對定食8最早的印象至少有十五年,一開始推出時生意很好,用餐時間都得排隊才能吃到飯。那時候一客180元的定食對學生來說還是有點貴的,屬於聚餐時會選擇的餐廳。
我搜尋了一下歷史,雖然找不到創立日期,但是找到定食8名稱的由來,一開始的定食8共有八種日式定食,均一價180元,自助台有無限的白飯、高麗菜絲和味噌湯。後來越來越多的日式定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定食8似乎就比較式微,我其實也很久沒吃了,因此這次來用餐就趕快記錄一下。
簡單分享一下發福廚房。
因為人在小巨蛋附近,於是找了一間附近的餐廳,突然想到之前也分享過小巨蛋附近的美式餐廳,結果剛剛一查發現竟然倒店了,疫情之下果然不好生存啊(哭哭),不過發福廚房看起來人氣極佳,又有多家分店,重點是食物很好吃,會讓人想回訪,可以屹立不搖果然還是要靠實力嘿。
孫立人將軍官邸位於台北市的南昌街上,是台北市的市定古蹟。
這棟建築建於1907年,一開始是作為臺灣總督府土木局水道課長官官邸;日治初期台灣環境衛生不太好,為了減少傳染病,水道計畫應運而生,掌管衛生工程重任的首長官邸便坐落於此;1919年後臺灣成立「臺灣軍司令部」,自1922年開始這裡變成臺灣軍司令官的住所;日本戰敗後這裡被國軍接收,於是又變成「陸軍總司令官邸」,孫立人將軍是第一位(似乎也是唯一一位)入住的將領,在孫立人將軍搬出後轉成陸軍軍官俱樂部,之後在1993年起變成對外開放的陸軍聯誼廳至今。
挖出了好久以前的用餐照片,雖然沒有記錄得很完整,但想想也是比較特別的回憶,所以就決定還是寫一下啦。
今天用餐的地方是台塑招待所,似乎必須是台塑內部的員工才能預定,能夠有機會能夠一睹招待所內部真是太幸運也太有趣了。年代感
首圖差點選不出來,因為每道都太好吃了,不知道該選誰好,最後還是決定讓我最印象深刻的雞湯打頭陣,那麼今天就來分享一間無菜單料理吧。
是說我和無菜單料理沒什麼接觸,平常沒什麼搜尋美食的習慣,每次都是剛好有人請客或揪團才會吃到,這次有幸被請客(哈哈),於是見識淺薄的我再次踏入無菜單料理的世界啦。
今天又來分享美食了。
我的食記很多都是靠著朋友的揪團,大家都可以找到很厲害的餐廳約我去吃飯,讓我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食物,真是幸福,今天這間店名叫做幸福的一天,吃完後真的覺得一整天都很開心滿足。
吃了幾次洛琳莊園,但要寫食記卻有些困難,因為我每次都只負責吃,連餐點名字都不確定,而且太專注於眼前食物,所以餐廳環境的記錄也很缺乏,整個就是很不專業的食記;但是都拍了這麼多食物照了,不記錄一下我手很癢,於是只好來這一篇只有食物的心得分享啦。
洛琳莊園位在林口文化一路上,距離比較熱鬧的林口三井和家樂福商圈有一小段距離,但好處就是很好停車,而且附近很安靜,感覺很舒服。
分享一間位在台大公館商圈的義大利餐廳。
雖然小時候在這裡成長了一段時間,但長大之後就很少來這裡,要不是朋友約在這裡吃飯,大概也不會來台大這附近(想當初小學的時候也是覺得自己以後要讀台大的,哈哈,長大後就發現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啦)。
分享一間新開的店,google評論才22則,不過評分高達4.9分,我吃了之後覺得CP值真的高,一定要來分享一下。
位在文化三路大崗國中對面,我生活在這裡這麼久,幾乎沒來過這區,想不到這附近有這麼多餐廳。
台北車站的二樓餐廳越來越多元了,今天來分享這間台灣自創的韓式料理。
偷飯賊最早的店開幕於遠百信義A13店,現在已經有四間分店了,除了台北車站這間以外,新竹遠百和高雄夢時代也各有一間,看起來越來越壯大了。